沙特防空部队少将阿里·阿尔·哈立德亲手将勋章别在中国工程师胸前。 这一刻,沙漠深处的防空阵地刚刚经历一场生死考验——
中国“天穹”激光防御系统在数分钟内全歼21架自杀式无人机,拦截率100%。 沙特军方当场将这套系统命名为“沙漠猎手”,并加购12套豪华版。
而同样的中国技术,在印巴边境一次击落印度73架无人机,让对手损失超2亿美元。
无人机战争时代来了,但传统防空彻底失灵
2019年,18架廉价无人机突袭沙特最大炼油厂,直接炸掉该国一半原油产能,损失19亿美元。 号称全球最强的美制“爱国者”导弹全程“装死”,只因无人机飞得太低太慢,雷达根本扫不到。
三年后,阿塞拜疆用土耳其造TB-2无人机吊打亚美尼亚。 185辆坦克、47套俄制S-300防空系统被打成废铁,传统重装备在无人机面前成了活靶子。
到了俄乌战场,冲突直接变成“无人机大战”。 双方每天出动上千架次,从侦察、轰炸到运输全靠这些小玩意儿。 更恐怖的是蜂群战术——今年缅甸演习中,137架微型无人机黑压压扑向目标,比蝗虫过境还吓人。
为什么传统防空成了摆设?
雷达天生“近视”:传统雷达专盯高空高速目标,对贴地飞行的无人机直接“眼盲”。 就像用天文望远镜找蚂蚁,难度拉满。
导弹打蚊子血亏:一枚防空导弹要花上百万美元,而自杀无人机成本才几百块。 俄军在乌克兰用4套“铠甲-S1”齐射三次才打下一架,纯属烧钱。
蜂群战术无解:去年印度一次放出25架无人机多方向偷袭,传统防空系统火力通道有限,根本拦不过来。
中国方案:造更多无人机,也造更强的盾
面对无人机威胁,中国两手出招:
第一招:拼产能硬刚
“欧洲说中国每月造50万架无人机? ”昆山工业园工人笑了,“真要开足马力,这点数一天就能干完”。 全球每10架商用无人机7架姓“中”,战时随时可转军用。
第二招:激光点杀黑科技
中国反无人机系统已进化到“鼠标点杀”时代。 操作员在方舱里点一下,无人机秒变烟花。 核心武器就是两套王牌:
“天穹”系统:沙漠猎手
沙特战场实测100%拦截率的“沙漠猎手”,其实是外贸版“青春款”。 国内自用版“天盾”激光功率100千瓦,比出口版猛3倍。
它的工作像精准的外科手术:
第一步:360度无死角扫描
三角形布局的三面阵雷达,专克低空目标。 哪怕无人机伪装成鸟群,也能在5.2公里外精准识别。
第二步:激光点杀
锁定目标后,30千瓦激光束4秒烧穿无人机引擎。 沙特实测单次成本仅0.8美元电费,比导弹便宜50万倍。
第三步:微波“铁板烧”
对付蜂群直接上微波武器——开机就像微波炉加热,2公里内无人机集体坠毁。
“寂静狩猎者”:73架纪录创造者
在印巴战场,这套系统创下单次击落73架无人机的世界纪录。 夜间作战时,只见蓝光一闪,印度高价买的以色列“苍鹭”无人机直接断电坠毁。
它能在0.3秒内锁定目标,800米外烧穿5层钢板。 操作员形容:“就像用光剑切黄油”。
实战检验:中国盾牌已挡下百亿损失
沙特油田保卫战:胡塞武装上百次袭击被“天穹”化解,守住了全球最大原油基地。
印巴空中对决:印度2亿美元无人机被中国激光打成废铁,巴铁士兵戏称“无人机消消乐”。
俄罗斯战场救急:俄军紧急采购中国民企激光器。 这些设备原本是修剪树枝的园林工具,改装后能在3公里外打爆乌克兰穿越机。
成本碾压:激光比导弹便宜20万倍
美军“郊狼”拦截弹打一发要25万美元,而中国激光点射一次最低0.8美元。 沙特军官算过账:用中国系统防守一年,比“爱国者”打一仗还省钱。
更狠的是CS/SA5弹炮系统——每发炮弹才35元人民币。 12发炮弹打掉5000美元的无人机,比以色列“铁穹”省钱90%。
全球抢购:中国方案卖爆20国
中东土豪组团下单:沙特买完“天穹”再购“寂静狩猎者”,埃及48小时完成战场部署。
欧洲悄悄采购:德国瞒着美国引进中国系统,北约被迫修改《2030无人机防御纲要》。
非洲魔改版:苏丹把中国反无人机系统装二手卡车上,照样本土化改造。
俄罗斯战场实测:俄军把中国园林激光器改成防空武器,首次参战就打下乌军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