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为啥不魔改Windows呢?
很多人觉得,既然Windows那么好用,干脆拿来改改不就完了?
何必跟Linux死磕呢?
这想法看似简单直接,实际上完全行不通。
Windows是微软的商业软件,每一行代码都是有版权的。
你要是敢拿来改,再拿出去用,那就等着吃官司吧。
微软的法务部可不是吃素的,人家养着一大帮律师,就是专门对付这种事的。
有人可能会说,国内那么多盗版Windows,微软怎么不管?
这就得说说微软的策略了。
对于个人用户的盗版,微软确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啥?因为微软要的是市场占有率。
让更多人用Windows,形成使用习惯,这比收那点授权费重要得多。
等到企业用户、政府机构需要正版的时候,钱自然就来了。
但你要是搞个魔改版的Windows出来,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不是简单的盗版使用,而是侵犯知识产权,还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
微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行为。
一旦你的产品有了一定影响力,微软的律师函马上就到。
还记得当年的番茄花园吗?那可是国内最火的XP魔改版本之一。
功能确实强大,集成了各种驱动,优化了系统设置,装机特别方便。
结果呢?2008年,番茄花园的老板被抓了,最后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番茄花园倒下之后,其他几个魔改版本也都慌了。
萝卜家园、深度、电脑公司,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要么连夜转型,要么直接关闭,要么转入地下。
一时间,国内的Windows魔改版本几乎销声匿迹。
这个案例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动微软的奶酪,后果很严重。
你可能觉得自己只是做了点技术改进,方便了用户,但在法律面前,这就是赤裸裸的侵权。
微软有的是钱打官司,而你呢?能扛得住几轮?
即便你有XP源代码,那也是个死代码。
Windows XP早就停止更新了,新发现的漏洞得自己修。
可你一个小团队,哪有微软那样的研发实力?
修不好漏洞,系统就不安全。系统不安全,谁敢用?
Linux就完全不一样了。Linux是开源软件,源代码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分发。
这不是偷偷摸摸的事,而是光明正大的。
Linux的开源协议明确允许你这么做,只要你遵守相应的规则就行。
比如GPL协议,它要求你如果修改了代码并发布,也必须开源。
这对商业公司来说可能有些限制,但至少不会有法律风险。
你可以基于Linux开发自己的发行版,可以加入自己的特色功能,可以拿去卖钱,这都是合法的。
而且Linux的生态系统非常活跃。上游有大量的开发者在维护各种组件,发现了bug会及时修复,有了新功能会及时添加。
你要做的就是跟上上游的更新,合并一下代码就行了。
这比自己从头维护一个系统要轻松得多。
国内这些年涌现出的国产操作系统,比如深度、统信、中标麒麟,基本都是基于Linux的。
它们在Linux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本地化工作,优化了中文支持,改进了用户界面,集成了国产软件。
虽然底层还是Linux,但用户体验已经相当不错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换了个皮肤吗?这话既对也不对。确实,这些系统的内核还是Linux,但上层的工作量其实很大。
驱动适配、软件兼容、界面优化,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Linux也有它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软件生态。
Windows上的软件太多了,游戏、办公、专业软件,应有尽有。
Linux上虽然也有替代品,但数量和质量都有差距。
这是国产系统推广的最大障碍。
但这个问题正在慢慢改善。
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支持Linux。
Web应用的普及让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在下降。
很多工作在浏览器里就能完成,用什么系统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从更大的角度看,发展基于Linux的国产系统也是一种战略选择。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过度依赖国外的闭源软件是有风险的。
万一哪天被断供了怎么办?有了自己的系统,至少有个备份方案。
参与Linux生态的建设,也能提升国内的软件开发水平。
Linux社区是全球性的,参与其中可以学习到最先进的开发理念和技术。
这比闭门造车要好得多。
说到底,选择Linux而不是Windows,是理性的选择。
法律风险是一方面,技术可行性是另一方面。
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改Windows,不如踏踏实实地基于Linux做开发。
虽然起步可能慢一些,但至少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国产系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在政府采购、关键行业,国产系统的份额在稳步提升。
虽然在消费市场还比较弱势,但这需要时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操作系统这种复杂的软件更是如此。
为什么不魔改Windows?因为那是一条死路。与其在死路上浪费时间,不如选择一条虽然曲折但能走通的路。
这就是选择Linux的真正原因。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民生聚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