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砸10亿买导弹,印主播当面逼问,菲律宾总统当场语塞!

发布日期:2025-08-18 点击次数:118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站在印度演播室的聚光灯下,热情洋溢地夸赞印度导弹“技术顶尖”,还宣布追加9套布拉莫斯导弹,订单总额飙到7亿美元。 印度主播听得热血沸腾,突然抛出一个致命问题:“您觉得印度武器能击败中国武器吗? ”现场空气瞬间凝固。 小马科斯支吾半天,最终挤出一句:“武器重要的是保卫菲律宾”全程避开“中国”二字。

这一幕被网友戏称为“年度外交尴尬名场面”。 但狠的大实话来自菲律宾自家专家——和平研究所主任直接捅破窗户纸:“和中国军力比,这些武器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原来,菲律宾砸重金部署在吕宋岛的导弹,射程刚够着边缘,而中国055驱逐舰的雷达探测范围早就覆盖200公里,海红旗-9B导弹守株待兔。

当印度吹嘘布拉莫斯速度2.8马赫时,中国歼-16挂载的霹雳-15导弹,早在三个月前的印巴空战中,从200公里外一发击穿印度“王牌”阵风战机。 军购不是买安全感,小马科斯的算盘,怕是要落空。

军演缩水与导弹加购

8月4日,印度四艘军舰开进黄岩岛海域,计划与菲律宾搞联合军演。 印度媒体提前造势要“威慑警告”,结果中国052D驱逐舰带着海警船抵近围观,距离压到5公里内。 印菲舰队紧急收缩演习区,从黄岩岛缩回菲律宾自称的“专属经济区”。 事后菲军总参谋长嘴硬“未遇意外”,却又补了句“有阴影笼罩”,心虚尽显。

演习草草收场后,小马科斯直奔印度谈军购。 他在新德里宣布追加9套布拉莫斯导弹系统,部署位置从吕宋岛延伸到棉兰老岛,意图打造覆盖南海争议区的“威慑之弧”。

这批导弹单价超780万美元,总价突破7亿美元,相当于菲律宾全年军费的15%。 菲海军发言人曾放话,这是“南海游弋军舰的噩梦”,但中国军事分析员当场拆台:布拉莫斯全程高空飞行时,解放军雷达在250公里外就能锁定,末段俯冲速度仅2马赫,052D的垂发系统拦截成功率超90%。

扎心的是作战体系短板。 菲律宾全国仅有3架FA-50侦察机,雷达探测半径50公里,而部署的远程预警雷达覆盖整个南海。 菲军若无法实时定位中国舰船,布拉莫斯就是“无头苍蝇”。

一场直播暴露的战略心虚

小马科斯在印度《第一邮报》专访中猛夸印度军工“发展惊人”,还称印度介入南海是“好事”。 印度主播顺势追问:“印度武器真能在实战中击败中国吗? ”

现场镜头捕捉到小马科斯长达5秒的沉默。 他最终绕开核心:“我们不从这个角度看武器……关键是要保卫菲律宾。 ”接着强调印度装备“物美价廉”。 这种回避被菲律宾网友嘲讽:“总统不敢说真话,怕得罪金主! ”

菲律宾和平研究所主任班劳伊直言:“中国有数百枚高超音速导弹,布拉莫斯连解放军防御网都穿不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军事学者补充:中国鹰击-12反舰导弹采用四周进气道,末端机动性强于布拉莫斯;而055大驱搭载的海红旗-9C射程260公里,拦截窗口绰绰有余。

阵风神话破碎与军工数据对比

2025年5月,印巴爆发空战。 巴基斯坦歼-10C战机发射霹雳-15导弹,在200公里外击落印度最先进的阵风战机。 印度情报部门原以为霹雳-15射程仅150公里,结果导弹二次点火加速突防,阵风凌空爆炸。 法国达索公司股价应声大跌,印尼紧急叫停23架阵风订单。

其原型是苏联1980年代的Kh-61红宝石导弹,俄印合资改造后,号称“全球独一份”。 但实际测试显示:导弹低空飞行时射程缩至120公里,全程高空飞行又易暴露目标。 中国出口埃及的红旗-9BE防空系统,拦截率92%,价格仅是爱国者的三分之一;沙特引进中国TB-001无人机生产线,6公里外烧毁敌机,单次成本6度电。

印度入局与三方算计

小马科斯访印期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声称“应对中国侵略”,却绝口不提国内27.2%家庭陷入饥饿、比索汇率崩盘引发的街头抗议。

印度则想“一箭三雕”。 莫迪政府借军售拉拢菲律宾,分散中国在边境的注意力;用5.75亿美元武器订单推动“印度制造”;借刷“印太大国”存在感。 但印度学者警告:介入或迫使印军两线作战,国内65%导弹零件依赖进口,战时补给堪忧。

8月3日印菲军演时,海警船在巡航强度同比增47%;南部战区海军编队全程抵近监控,最近距离仅30海里。 菲律宾那艘刚炫耀“联合巡航”的护卫舰,返航时雷达屏上海警船编号清晰可见。

盟友拆台与区域孤立

菲律宾的“多边押注”策略频遭打脸。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小马科斯直言:“我不介意你和中国交好。 ”而印度刚帮菲军演,转头就被美国加征25%惩罚性关税。

东盟国家更集体沉默。 越南、印尼拒绝追随菲印行动,担心区域平衡打破;马来西亚加速与中国磋商“南海行为准则”。 菲律宾在东盟内部渐成“孤勇者”。

议员抨击:“7亿美元够建12所医院,但总统选择买一堆过时导弹。 ”军方人士私下抱怨:现有布拉莫斯发射车因高温故障频发,印度售后响应慢如蜗牛。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