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北约如果与中俄开战,1个月内实现非军事化,10年才能恢复

发布日期:2025-08-24 点击次数:98

背景探源

美国军事专家威尔·施莱弗在社交平台上发了条帖子,很快就炸了锅。他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北约真跟中国和俄罗斯打起常规战来,北约的导弹库存一个月内就得见底,还得搭上好多顶级战机和军舰,之后至少十年里都得歇菜,基本没法再折腾什么军事动作。

北约成立于1949年,本来是为了欧洲安全的防御联盟,可这些年东扩得厉害,从1999年收了波兰、匈牙利、捷克,到2004年又加了波罗的海三国和保加利亚等七个,2009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2017年黑山,2020年北马其顿,2023年芬兰,2024年瑞典正式入伙。

这么一搞,俄罗斯那边自然不乐意,觉得安全空间被挤压了。俄罗斯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表示反对,强调北约东扩威胁到它的缓冲区。结果呢,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启动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北约那边就开始大规模援助乌克兰,坦克、火炮、防空系统啥的,援助总额超千亿美元,美国带头,德国英国跟上。

这场冲突到现在三年多了,暴露了北约补给链的短板,很多成员国的库存消耗得飞快,生产速度赶不上用量。施莱弗的帖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的,提醒西方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美国从2018年就把中国列为首要竞争对手,2021年北约峰会第一次提中国挑战,涉及南海和台湾海峡的事。

中俄2022年签了无上限伙伴关系声明,军事上联合演习,经济上贸易额2024年破2000亿美元。北约2022年马德里峰会把俄罗斯定为直接威胁,中国当成系统性挑战。成员国承诺军费占GDP2%,但执行起来拖拖拉拉,到2023年只有23国达标,2024年预计26国。

乌克兰战场上,北约给了F-16战机,飞行员在罗马尼亚训练,但俄罗斯那边苏-57隐形机和中国歼-20批量服役,让北约的空中优势没那么稳了。施莱弗还指出,美国空军F-35可用率常低于50%,俄罗斯和中国的新装备亮相,让人觉得北约的纸面实力不一定经得起实战。

战争警示

威尔·施莱弗的预测不是随便说说,他算过账,如果北约真跟中俄干起来,开局就得吃大亏。北约导弹库存有限,乌克兰冲突已经耗掉不少巡航导弹和精确弹药,美国2023年增加生产,但供应链卡在中国控制的7种关键原材料上。

施莱弗说,一个月内北约就得耗光所有类型导弹,损失上百架F-35、F-22这样的顶级战机,还有数十艘航母、驱逐舰啥的。俄罗斯黑海舰队和中国南海舰队实力不弱,电磁炮、苏-57这些装备让北约海空军吃不消。

北约想维持进攻节奏,但补给跟不上,仓库很快就空了。俄罗斯地面部队推进用精确炮弹,中国反坦克导弹精准。中国两栖舰队2024年下水第三艘航母,电磁弹射器测试顺利。北约试图用隐形技术,但俄罗斯雷达升级,中国歼-20编队巡逻。

整个过程,北约从进攻变防御,指挥链中断,卫星信号干扰。施莱弗评估,这种损失让北约十年内没法重建。北约2024年“坚定捍卫者”演习9万兵,暴露物流问题。俄罗斯边境调动,中国机械化部队展示机器人狗。

施莱弗2025年3月发文,说美国无法维持地面战。乌克兰冲突中,俄罗斯推进哈尔科夫,北约“海马斯”火箭系统援助,但库存压力大。中国与俄罗斯能源管道运转,中东伊朗加入上合,巩固轴线。日本石破茂喊“亚洲小北约”,但国内和西方冷落。

美国尹锡悦、小马科斯受限。北约威胁触不到中国周边,更多在大洋。美媒《新闻周刊》说,北约军工12种原材料,中国主导7种。脱钩难,中国六代机、电磁弹射航母亮相,让常规战纸上谈兵。施莱弗的话服务两个判断:一是损失太大,得慎重博弈,建军事护栏;二是北约军力不足,得加军费。

北约秘书长吕特呼吁战时思维,支出超2%。2014年设10年内达2%目标,但拖拉,乌克兰战后加速。特朗普团队要5%。中俄朝伊威胁论推扩军。但施莱弗认为,常规战限制下,核大国不会接受失利,核武器是屏障。中俄如此,美英法也一样。

全球秩序可能坍塌。施莱弗没明说输赢,但一个月分不出胜负,导弹耗光结果不言而喻。北约扩张是美国驱动,成员国被迫。乌克兰是俄罗斯缓冲区丧失的回击,北约混合工具逼俄罗斯军事建缓冲。

中国相反,工业升级,美国势力收缩。中国构建台海、中南半岛、东北亚、南海纵深。施莱弗更新2025年1月,北约无力高强度对抗,建议谈判。中俄伊轴线巩固,上合峰会领导人合影。北约调整东欧部署,乌克兰延续,俄罗斯推进顿涅茨克。北约援助多,但库存增大压力。施莱弗警告,多极世界现实,北约得适应。

前景展望

施莱弗的观点一出,北约内部就闹腾起来了,推动加军费。2024年7月华盛顿峰会,多国承诺超2%,部分瞄准3%。秘书长强调战备,成员国采购加速,但供应链靠中国钴锂。峰会计划2030年前强化,避免升级。中俄重申对话,反对抗。

中国军事进步,2024年航母服役。北约十年重建库存舰机,期间转外交。中俄合作强,2025年海军联合演习波斯湾。北约“坚定捍卫者2025”10万兵,俄罗斯回应部署。中国伊朗合作,上合扩大。北约本土化供应链,2025年导弹产量增20%。

俄罗斯经济战时,国防扩张。中国出口高科技,港口忙碌。北约脱钩难,依赖持续。施莱弗2025年更新,北约无力,建议谈判。中俄影响力扩,北约峰会讨论3%。重建投资新厂,2025年美国导弹线动工。十年内北约恢复,但格局变,中俄多极。

菲律宾韩国与美演习南海,日本联盟冷淡。施莱弗说,俄罗斯重建快,北约得警惕。欧洲建“铁幕”地雷墙,乌克兰跟进。施莱弗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援助解读为北约参战,视美为主敌。过伸展风险大,欧洲常规物流限,高端战漏洞。

中国全球挑战,核常规灰区。北约给美灵活,盟友关键。施莱弗帖子后,俄罗斯媒体转载,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北约秘书长2025年呼吁心态,支出上调。施莱弗继续更新,讨论美不维持战。总的看,前景是多极平衡,中俄合作维护稳定,北约得现实点,别总想着对抗。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