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财务压力加剧
随着成都车展的聚光灯逐渐暗淡,蔚来的财务状况却再度引发广泛关注。9月2日,蔚来正式披露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净亏损高达117.45亿元,创下了自2019年以来同期最严峻的亏损纪录。更为严峻的是,截至2025年6月30日,蔚来的累计亏损已突破1200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3.39%,表明其每拥有100元资产,便背负着约93元的债务负担,财务压力持续加剧。
盈利压力凸显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11.42万辆,实现营业收入310.43亿元,同比增长13.49%。尽管在产销规模上呈现出积极增长的态势,但其背后的盈利状况却令人担忧——每售出一辆车,企业平均仍需承担约10.28万元的亏损。虽然公司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7.96%小幅提升至9.07%,但销售成本高达282.26亿元,营业费用亦达到141.44亿元,两项高额支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形成显著压力,使其在快速增长的背后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
二季度亏损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公司亏损为49.95亿元,较去年同期及环比均有所收窄。若扣除特殊费用后调整净亏损为41.27亿元,同比减少了9%。尽管改善幅度较为有限,但部分机构将其视为积极信号。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认为随着第三季度销量的提升,有望推动单车均价的修复。然而,市场反应则相对谨慎,业绩公布后美股短暂上涨3.13%,但随后港股持续走弱,9月4日单日跌幅达6.42%,收盘报48.24港元。
蔚来负债率过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指出,蔚来汽车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3.39%,远超汽车行业普遍的警戒水平。据其分析,全球主流汽车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通常维持在60%至80%之间。尽管蔚来的有息负债比例尚未公开披露,但如此高的负债规模若无法有效转化为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将可能构成重大风险。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蔚来的总负债已达到934.3亿元,超过其流动资产规模,已出现“资不抵债”的潜在财务危机。
财务策略与盈利挑战
据业内人士透露,蔚来汽车正在实施一种被称为“乾坤大挪移”的财务策略:通过降价促销手段加快乐道L90、ES8等车型的销量增长,同时将全年的亏损主要集中体现在前三季度,以此为第四季度营造出“账面盈利”的假象。然而,这种短期的财务操作难以掩盖企业面临的长期挑战。交银国际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市场更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成本控制的效果是否具备持续性,以及公司所承诺的盈利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蔚来生存压力加剧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营局面,李斌此前曾强调“要为80万用户活下去”,然而持续的财务亏损使得这一承诺显得愈发沉重。截至目前,蔚来在换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巨额投入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公司已在全国内建成超过2000座换电站,这一独特布局被视为可能吸引潜在并购方或地方政府“接盘”的重要筹码。
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信心已明显受挫。蔚来美股股价较年初高点下跌超过40%,港股总市值也缩水至1086.85亿港元。分析人士指出,若第三季度规模化效应未能达到预期,高负债水平或将引发连锁反应。有观点认为:“蔚来已无太多时间窗口,要么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要么成为行业巨头整合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