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21,这串数字掰开揉碎了看,都透着一股子凉气。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输球了,更像是一面镜子,把湖人现在这张没上妆的脸照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当那个叫勒布朗·詹姆斯的男人不在场的时候。
比赛打到第二节,分差就已经到了让人看不下去的地步,一度落后27分。半场结束时,38-70,这个比分挂在那里,刺眼得很。这感觉就像你满怀期待地去看一场大片,结果开场半小时,主角团就被打得找不着北,剩下的时间全是垃圾时间。东契奇半场拿了11分,里夫斯8分,数据看起来不算难看,可赛场上的那种无力感,是数据体现不出来的。对面的雷霆,人人都能得分,亚历山大闲庭信步般地就把湖人的防线搅了个天翻地覆。
这锅,到底该谁来背?
把镜头拉回到东契奇身上,全场20次出手只命中7球,三分线外更是7投仅1中。我们总说他是未来的巨星,是那种能扛起球队的料,可这场球,他看起来更像是个陷入泥潭里的困兽,空有一身力气却不知道往哪儿使。他确实拿到了19分7篮板7助攻,但那4次失误和冰冷的手感,都在诉说着他的挣扎。对手似乎早就把他的进攻习惯研究透了,总能在他最不舒服的位置上等着他。
里夫斯也一样。上个赛季他还是那个让人惊喜的拼命三郎,是球队的活力源泉。可这场比赛,12投4中,三分5投全失,还送出了5次失物。他就像一个突然断了电的机器人,在场上显得有些茫然。那种灵气和冲劲,似乎被雷霆队密不透风的防守给磨没了。当他和东契奇这两个被寄予厚望的点同时哑火,湖人的进攻也就彻底瘫痪了。
当然,雷霆队的亚历山大打得确实好,30分5篮板9助攻,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摧毁了湖人的所有防守部署。他的节奏感,他的从容不迫,都和湖人这边的慌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你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对手太强。更多的问题,还是出在湖人自己身上。当詹姆斯、蒂耶罗和文森特这几位都因伤缺阵时,人们才发现,这支球队的骨架原来这么脆弱。
所谓的化学反应,所谓的球队体系,在缺少了那个最核心的齿轮之后,瞬间就散架了。哈姆教练在场边能做的,似乎也只是不停地换人,希望能找到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组合,可结果是越试越乱。比赛进行到第四节还剩8分钟的时候,雷迪克就提前放弃了,双方换上了替补,这无疑是一种无声的投降。
这场惨败,就像一盆冷水,把所有还沉浸在幻想中的人浇了个透心凉。它告诉我们,东契奇和里夫斯还远没到能独自撑起一片天的时候,他们还需要在那个23号身边继续学习。而对于湖人来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眼前:没有了詹姆斯,他们甚至连一支季后赛边缘的球队都算不上。坐在场下的詹姆斯,看着场上的一切,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或许,这场失利反倒能让他看得更清楚,这支球队,离不开他。真的离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