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这 5 种行为很掉价,很多人还在做,看看你中招了吗?

发布日期:2025-08-05 点击次数:168

高铁作为现代出行的重要方式,不仅速度快、环境舒适,更是展现个人素质的公共空间。然而,有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却在不知不觉中拉低了自己的形象,让人觉得 “掉价”。以下这 5 种行为,很多人可能还在做,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一、大声外放影音,不顾他人感受

在高铁的密闭空间里,本应是相对安静的环境,可总有一些人把手机或平板的音量调到最大,旁若无人地刷视频、看电影、听音乐,甚至开外放打电话。那嘈杂的声音穿透耳机,钻进周围乘客的耳朵里,让人不胜其烦。这种行为完全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一时痛快,显得既自私又缺乏教养。要知道,公共空间的和谐需要每个人的维护,戴上耳机,调低音量,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二、随意霸占公共空间,破坏秩序

高铁上的座位、行李架、小桌板等都是公共资源,需要大家共同合理使用。但有些人却把公共空间当成了自己的 “私人领地”,将行李随意堆放在过道上,让其他乘客通行不便;或者把脚翘到前排座位的靠背上,甚至直接躺在空座位上,霸占多个位置。还有人在小桌板上摆满各种东西,影响旁边乘客使用。这种随意霸占公共空间的行为,破坏了高铁上的秩序,也暴露了自身规则意识的缺失,实在有失体面。

三、吃气味浓烈的食物,污染环境

高铁上虽然没有完全禁止吃东西,但选择合适的食物很重要。一些人偏偏喜欢在高铁上吃韭菜盒子、螺蛳粉、榴莲等气味浓烈的食物,这些食物的味道在封闭的车厢里弥漫开来,让周围的乘客难以忍受。更有甚者,吃完后还不及时清理垃圾,随手扔在座位底下或过道上,不仅污染了车厢环境,还影响了其他乘客的乘车体验。在公共场合,我们应尽量避免食用气味过大的食物,保持环境的整洁,这是基本的公共礼仪。

四、对乘务员不尊重,态度恶劣

乘务员在高铁上为乘客提供服务,包括检票、解答疑问、处理突发情况等,他们的工作很辛苦,理应得到乘客的尊重。但有些乘客却对乘务员态度恶劣,要么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声呵斥,要么对他们的提醒置之不理,甚至恶语相向。这种不尊重他人劳动的行为,不仅显得自己没有风度,也会给其他乘客带来不良影响。尊重是相互的,对乘务员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才能让高铁上的氛围更加和谐。

五、带孩子时不管教,任其吵闹奔跑

带孩子乘坐高铁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家长却对孩子放任不管。孩子在车厢里大声吵闹、跑来跑去,甚至攀爬座位、打扰其他乘客,家长却无动于衷。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其他乘客的休息,也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有责任教育好孩子,告诉他们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秩序,保持安静。如果孩子实在吵闹,可以带他们到车厢连接处等相对空旷的地方,避免影响他人。

高铁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关乎着自身的形象,也影响着他人的体验。希望大家都能对照以上几种行为,反思自己在乘坐高铁时的表现,摒弃不文明行为,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乘车环境。毕竟,有素质的行为才最 “值钱”,也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