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连跤摔,股市这两天的表现真是“扑街”得有点离谱。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趴地式”行情还是在大消费板块利好政策加持的情况下发生的。政策火箭筒一发接一发,市场却纹丝不动,就像在说:“别急,让我先‘装死’一会儿。”那么问题来了——不是有利好吗?怎么没动静呢?
这波操作,不愧是大户们的一贯风格,玩得就是心跳。看看那些被称为“猪力”的主力资金,真是个个堪称“心理战大师”。利好来了,他们先不慌不忙,仿佛漫不经心,甚至添油加醋地来一波下砸,直接把市场信心砸得东倒西歪。散户们忍不住了,刚见点利好就摩拳擦掌冲进去,结果吃了两把闷棍。筹码被下砸搞得“心态崩”,一不小心就把股票低价甩手了。猪力们笑了:“韭菜们情绪崩溃正合我意,送筹码上门,我不拿白不拿!”
讲真,这套路还真是屡试不爽——利好就是用来洗盘的。你割肉,他们收货。等到筹码该捏的都捏到了,政策利好再次发酵,“猪力”一个回马枪,顺手把板块给爆拉上天,而散户们只能望着飙升的K线心痛:我原来的筹码呢?当初怎么就被诱惑丢掉了?这故事在股市里循环了多少年,居然还有人以为自己不会掉进套路里,实在佩服某些人的自信。
抛开段子不谈,这次的大消费板块其实有好玩的地方。上次风起云涌是4月初那会儿,龙头你可能还记得吧?“国芳”,集团,炒了个板块大热。这一转眼都要9月底了,按时间周期来看,确实也到了板块大热再来的时点了。保持点耐心,说不定会有好戏。
再说个业内眼熟的小故事:某个卖牙膏的小伙子,号称两端都带针一样的票。回头去看K线,前面的“小高峰”分明暗示了积蓄力量后再起飞的迹象。什么价格大起大落、高开低走,这些其实都是“刀工”,主力在等的不过是散户们的一个配合接力,拿稳这波苦等的二次机会,不会让你白熬。
当然,也不是看到点希望就全仓梭哈,每次这种主力憋久了才发力的情况,无非是在讲究节奏。你要站在别人没看到狂热高潮的位置提前布局。但记住,高兴地过早冲进高潮现场,恐怕只会成为站岗在巅峰的那个人。
吃瓜群众们,以后记住一句话:政策夹带的春风,可能会让你股票账户增值,但关键还是在于抓住节奏,忍得住寂寞,才守得住花开。大消费这锅“年夜饭”,猪力正忙着炖,你是想掺和点材料进去,还是等做好上桌再抢,很大程度上靠你的心态了。
问题来了,你是要努力成为那个提前收割行情的人呢,还是选择在“高潮”时冲进去被割的韭菜?也许下一次,我们在K线图上还能见到那些离场太早而捶胸顿足的影子。想一想,到时候该感叹的,会不会还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