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逆行撞了还要被网暴?苏州小伙一句"我听交警的",让碰瓷女付出惨痛代价
一场再普通不过的交通事故,却演变成了一场持续两个月的正义之战。苏州路口,红灯前静静等待的李先生被逆行女子撞个正着,没想到对方不仅不道歉,反而拿起手机对着他一顿狂怼,事后还发视频抹黑他!这要是换成你,能忍吗?可李先生偏偏就忍了,不是怕事,而是憋着一口气要用法律说话。结果呢?碰瓷女被拘留10天,还得赔上万块!这一巴掌打得响不响?
2025年8月4日下午,苏州金鸡湖大道的路口跟往常一样热闹。三点钟的太阳晒得人脑袋发晕,李先生骑着小电驴老老实实停在停止线后面等红灯,手里还拿着瓶冰水想解解渴。谁能想到啊,就这么正常等个灯,竟然能被人撞?更离谱的是,撞他的人不仅不道歉,还反过来指着他鼻子骂!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据称,当时张女士骑着电动车从左侧逆行过来,压根就没看红绿灯,"嘭"一声就撞上了李先生的车。按理说这种情况,正常人都得赶紧爬起来道歉吧?可这位张女士倒好,从地上爬起来第一件事不是检查自己有没有受伤,而是掏出手机对准李先生的脸就是一顿拍!嘴里还骂骂咧咧:"你眼瞎吗?会不会骑车?"这话听着就让人火大,明明是她逆行闯红灯,现在倒成了受害者了?
周围的路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指着监控说:"明明是那女的逆行撞的,还有脸骂人。"可张女士就像没听见似的,继续拿着手机在李先生面前晃来晃去,那架势就差把镜头怼到人家脸上了。这种场面要是换成脾气暴躁的人,估计早就动手了。可李先生偏偏沉得住气,深吸一口气说了句:"我听交警的,等交警来了看监控。"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把张女士的套路全给破了。
李先生后来在视频里说,他当时就看出来了,这女的就是想激怒他,让他说出点什么过激的话或者动手推她,然后好剪辑视频发到网上说自己被欺负了。这种碰瓷的套路,在网上见得多了。好在李先生够冷静,一句"我听交警的"就把所有的坑都给绕过去了。这招高啊!不跟你吵,不跟你闹,咱们就等着法律来说话,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交警来了之后,先是看了现场情况,又调了监控录像。监控里拍得清清楚楚:张女士从左边逆行过来,闯红灯直接撞上了正常等待的李先生。这责任还用说吗?交警当场就出具了事故责任认定书,明明白白写着"张女士负全部责任"。按说事情到这儿就该结束了,该赔钱赔钱,该道歉道歉,大家各回各家。可张女士不按套路出牌啊!
据网友爆料,张女士当着交警的面还算老实,拿到责任认定书也没敢反驳,还口头答应会赔偿李先生的车损。可交警刚一走,她就变脸了!趁着李先生蹲下检查电动车的时候,这女的扶起车子就跑了,跑得那叫一个快,连掉在地上的东西都不要了。这操作看得围观群众都傻眼了——还能这样玩的?撞了人,被判全责,然后一溜烟跑了?这不是耍无赖吗?
李先生当时也懵了,看着张女士逃跑的背影,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他本以为对方可能只是一时害怕,过几天冷静下来会主动联系他处理。可万万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了张女士发的视频,差点没气吐血!视频里,张女士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无辜受害者",说自己被人撞了还被倒打一耙,现在的人怎么这么没素质。视频剪得那叫一个精妙,只保留了她指责李先生的片段,把她逆行撞人的画面全给删了。
这段视频一发出来,不明真相的网友还真有人同情她,在评论区安慰她"别生气,遇到这种人太倒霉了"。可很快,眼尖的网友就发现了破绽。有人根据视频背景分析说:"这路口的非机动车道在右边,女的明显是从左边逆行过来的。"还有网友质疑:"为啥只拍吵架的画面,不拍事故发生的过程?肯定有猫腻!"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评论区的画风开始变了,大家纷纷骂张女士"讹人不成还想抹黑别人""太无耻了"。张女士一看舆论不对,赶紧把视频给删了。但这一番操作,彻底把李先生给惹急了。
从那天起,李先生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事儿追究到底。他不是为了那几百块钱的修车费,而是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做错事的人可以这么嚣张?凭什么守法守规矩的人反而要被欺负?于是他开始收集证据,找交警要了完整的监控录像,把张女士删除的视频也给扒拉出来截图保存,还把网友的评论一条条截下来。这些证据整理出来厚厚一摞,足够证明张女士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
8月中旬,李先生聘请了律师团队,正式启动维权程序。律师给他分析了四项诉求:一是张女士未经允许拍摄并发布他的肖像,侵犯肖像权;二是视频内容扭曲事实,损害他的名誉;三是拍摄过程中使用侮辱性语言,构成公然侮辱;四是泄露个人隐私。这四项加起来,够张女士喝一壶的了。律师还建议李先生发个澄清视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免得更多人被误导。
8月20号晚上,李先生发布了澄清视频。视频里,他先展示了交警的责任认定书,清清楚楚写着"张女士负全责";然后播放了完整的监控录像,用红箭头标出张女士的逆行轨迹;最后讲了张女士如何倒打一耙、逃跑又抹黑的全过程。这段视频一发出来,网友们都炸了锅!短短三天时间,播放量就破了100万,点赞超过15万。评论区里全是支持他的声音:"干得漂亮!""就该这么硬刚!""不能让讹人者逍遥法外!"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李先生和律师团队每周都跟警方沟通,配合调查张女士的身份和行踪。期间,张女士还通过中间人想私了,愿意出800块修车费,再加2000块"精神损失费",条件是让李先生删视频并撤销维权。可李先生直接拒绝了:"我不是为了钱,是要讨个公道。这次妥协了,下次还会有人用这招讹诈别人。"这话说得多硬气!有些事儿,不是钱能解决的,必须让做错事的人付出代价。
10月15号,距离事发整整两个多月,李先生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张女士因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10天!他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照片,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张女士的违法事实:逆行后对受害人进行辱骂、拍摄肖像并发布虚假信息,构成寻衅滋事。这条消息一出,关注此事的网友都沸腾了,转发量瞬间破了5万,评论区里全是"正义虽迟但到""看她以后还敢不敢讹人"的留言。
很多网友以为拘留10天就完事了,可实际上这只是开始。据称,行政拘留虽然不是刑事拘留,不会留刑事案底,但会在公安系统里留下行政违法记录。这记录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后张女士想考公务员、进国企、上市公司,人家一查背景就能看到这条污点,基本上就凉凉了。更狠的是,如果她的孩子将来要考军校、警校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这条记录也可能影响政审。这代价可比拘留10天大多了,简直是给自己和家人挖了个大坑。
拘留之外,李先生的民事索赔也在路上。律师团队已经准备好诉讼材料,要求张女士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块、名誉损失费3000块、修车费800块、律师费公证费2200块,还有误工费1500块,加起来总共12500块!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律师还举了个例子,说2024年上海有个类似案子,造谣抹黑别人的女子被判赔了8万,还得在网上连续置顶道歉声明30天。按这个标准,张女士不仅要掏钱,还得公开道歉,当初发抹黑视频时有多嚣张,现在道歉就有多狼狈。
更可怕的是,如果李先生后续能提供更多证据,证明张女士的抹黑视频造成了更恶劣的影响,她的行为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中的"寻衅滋事罪"。那可就不是拘留几天、赔点钱的事儿了,而是要坐牢的!刑事案底会跟着她一辈子,对她和家人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这一系列的惩罚加起来,张女士这次真的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初占那点小便宜,现在要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价。这买卖做的,亏不亏?
李先生的维权经历在网上引发了超高的讨论度,不少网友都把他当成了"理性维权的榜样"。有人分享自己的遭遇说:"去年我也被逆行车撞了,对方倒打一耙,我怕麻烦就私了了,现在想想特别后悔。"还有网友总结出"维权三步骤":遇事先冷静保留证据、及时报警获取官方认定、通过法律途径追责不妥协。这些经验之谈,对很多遇到类似情况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据网友猜测,这起事件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根本原因在于它打破了"谁弱谁有理""谁闹谁占优"的错误认知。以前很多人遇到这种事儿,要么怕麻烦选择息事宁人,要么被对方的撒泼吓住了就认栽。可李先生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法治社会里,事实和证据才是硬道理,任何想靠耍赖、造谣占便宜的行为,最终都会自食恶果。这种示范效应太重要了,它告诉所有人——守法的人不会吃亏,违法的人必须付出代价。
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也通过官方账号发布提醒:"交通纠纷中,'谁弱谁有理''谁闹谁占优'是错误观念。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发布虚假信息抹黑他人,需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这话说得多到位!法律界人士也呼吁,大家遇到矛盾纠纷要保持理性,不要抱有"讹人能获利""闹一闹就能占便宜"的侥幸心理。张女士的下场就是最好的警示——耍小聪明占不了便宜,只会把自己坑得更惨。
截至发稿时,李先生的民事诉讼已经被法院受理,开庭时间定在11月中旬。张女士拘留期满后还没联系李先生道歉或赔偿,不知道她现在是个什么心情。有条获得10万点赞的评论说得好:"'我听交警的'这句话,不只是对违法者的回应,更是对法治社会的信任。"这话太精辟了!法律不是摆设,正义也不会缺席。只要我们相信法律、敬畏规则,那些想钻空子、耍无赖的人就没有生存空间。
苏州金鸡湖大道的路口依旧车水马龙,阳光依旧洒下斑驳的光影。可经过这件事,更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法治社会里,事实和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张女士用自己的惨痛代价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碰瓷讹人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玩这套只会把自己玩进去。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李先生,都能在遇到不公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个社会会不会变得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