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怒斥英法!狂的让巴勒斯坦人在伦敦巴黎建国,诱发退场反对

发布日期:2025-08-04 点击次数:64

7月30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各国议会联盟第六届世界议长大会”中,以色列展现出了强烈的姿态。

因为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愈发严重,英国和法国最近一直在给以色列施加压力,若不尽快停火、开放加沙,就可能被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议长阿米尔·奥哈纳提到:

你要是真想着建个巴勒斯坦国,倒不如去伦敦、巴黎落脚算了。

这番话一说出口,伊朗、巴勒斯坦、也门等国家的代表愤怒地离席抗议,部分欧洲代表也跟着退场,现场顿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动。

这话一说出来,伊朗、巴勒斯坦、也门哪些国家的代表气得当场就走人,还带头抗议,连一些欧洲代表也跟着跑了,整个场面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弄得国际社会都瞪大眼睛,议论纷纷,争议挺大。

要说以色列议长一开场就来劲儿十足,气势十足,真是把场面带得火热。

伊朗议长一发言,把加沙被杀的两名巴勒斯坦孩子的照片摆出来,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以色列议长听后,怒目而视,强烈反驳,称加沙的孩子没有挨饿。

其他议长轮到发言时就提到,加沙的问题大家都清楚,联合国也都出了报告。

以色列议长没有理会联合国的官方报道,反倒放出了一段伊朗议员高喊“以色列去死”的视频,意在转移大家对加沙饥荒问题的关注。

这些事先的铺排,让整个会场都弥漫着一种火药味儿。

这两天,英法都说要在2025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考虑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主要是为了给以色列施点压力,结束加沙那边的打仗,也想着推个“两国方案”。

英国首相斯塔默强调,若以色列不让联合国继续在加沙提供援助、承诺不吞并约旦河西岸、以及同意停火,英国就会采取措施。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7月24日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以前西方国家可从来没展现过这么强势的立场。而作为欧洲的两个大国,英国和法国的态度搞得以色列挺不爽。

这次开会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议长依旧保持着那副态度,结果以色列议长就紧贴着脸,直接把话说得更硬了。

要是承认巴勒斯坦国,就等于在帮哈马斯恐怖组织助威,算是一种奖励似地。

既然英法两国那么盼望巴勒斯坦能够成立国家,那就不妨把巴勒斯坦人搬到你们的首都,比如巴黎和伦敦,让他们在你们的城市里建立他们的国家得了。

这话听起来真是有点荒唐啊……

大家都清楚,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以色列才在巴勒斯坦那块地方强行建立了国家。

这事儿当时没跟巴勒斯坦人商量过,连整个阿拉伯国家都觉得很突然,突然之间,一个国家就这么在别人的土地上成立了。

现如今,以色列凭借自身的军事力量,加上美国的援助,不满足于仅仅占据大部分领土,还想把巴勒斯坦人驱赶到欧洲,实际上就是在觊觎巴勒斯坦的土地。

不过现在是现代社会,根本不能像当年希特勒对犹太人那样直接进行人道主义灭绝,200多万加沙人也没法那么轻松地被屠杀掉。以色列只能通过缩小他们的生存空间,以及有预谋地制造饥荒,来减少巴勒斯坦人的数量和领土范围。

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绿色区域代表巴勒斯坦人所占的范围,时间一推移,以色列的控制面积逐渐扩大。

等到发展到一定阶段,以色列就开始不耐烦了,想把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都赶出去,好让自己独享这片地方。

所以说到这儿,哥们儿们大概都明白为什么各国代表纷纷缓缓退出场了吧?

以色列议长的讲话,一方面是在回应英法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采取的那种“犁庭扫穴、全员驱离、只留土地不留人”的思想观念。

其实以色列一开口,大家就纷纷退场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啦。

去年在瑞士日内瓦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也碰到过类似的事儿,一提到以色列代表一站,现场立马就空出一大半人。

过去,西方一些国家一直挺以色列,尤其是北约这些成员国。

不过,随着以色列行为逐步变得更激烈,局势的走向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据英国独立调查机构YouGov的民调显示,欧洲公众对以色列的支持程度出现了空前的下降,跌到了自20个月前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带时起的最低点。

数据显示,法国、德国和丹麦这三个国家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还支持以色列,英国的支持率也没超过18%,而意大利的支持度更是跌倒了9%。

不支持归不支持,发自内心愤怒的反对又是另一回事。

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和丹麦的民意调查显示,这些欧洲国家对以色列政策感到愤怒的人数占比在63%到70%之间。

伴随着民意的起伏,欧洲各国政治圈内的精英们的态度也在转变。

比方说德国吧,以前一直对以色列挺死心塌地的支持,但最近德国政府的态度有点变了,开始公开让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荷兰倒是挺果断的,把一些以色列高官直接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一刀拒之门外。

甚至在今年5月,BBC都发表文章说,美国人对以色列的看法也开始出现一些变化了。

盖洛普今年3月做的调查显示,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人只有46%,这是25年来的最低纪录,另外有33%的美国人表示同情巴勒斯坦人,这个比例可是创了新高。

挺有意思的是,国际舆论对以色列的影响似乎没啥用,几乎没起到什么作用。

犹太民族爱提自己那千年的苦难历史,再加上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屠杀,导致以色列民众一直抱着“我是受害者”的观念根深蒂固。

一旦国际舆论站在支持以色列那边,它就会进一步扩展行动;一旦反对的声音响起,以色列就会认为这又是在针对犹太人的逼迫。

因此啊,咱们会看到一些特别奇幻的场景。

整体来看,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谴责反而让以色列更激动,那大概也是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态吧。

从小节上看呀,别的国家的官员要是真惹得国际众怒,基本上就得面对压力和惩罚;可要是以色列官员遇到群起而攻之的情况,反倒成了自己升迁的帮手,在以色列国内还能获不少支持。

没辙,这就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脾气。

就算法国和英国反对又怎样啦,参会者跑掉一大半又算什么啦,以色列议长照样高兴得很。

可以想见,以色列今后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会变得更加严重,这是难免的一步滑坡,令人奇怪的是,这正好是以色列“喜闻乐见”的一种滑坡。

那就让他们一头栽到底晓得,顺着这路走,想停都难。

各位大神怎么看咧?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