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从卷价格开始!内耗何时是尽头?

发布日期:2025-08-11 点击次数:90

从卷价格—卷装修—卷概念!餐饮老板的“赎罪券”买到第几张了?

账本翻得哗哗响,心却像被砂纸磨。隔壁新店又砸了百万装修,门庭若市;自家刚换的“侘寂风”才半年,客人就说“看腻了”。菜单越印越厚,故事越讲越玄,可客人筷子一放,问的还是那句:“有啥实在的招牌?” 这滋味,像穿着戏服唱独角戏——累,且慌。不是食客嘴刁了,是这赛场,早从舌尖跑偏到了眼球和耳朵,忘了吃饭的本分。

一、 内耗漩涡:当“卷”的方向歪成了麻花

开店本为赚钱,如今却像参加一场没有终点的“烧钱奥运会”。比谁墙更破(特意砸的)、灯更炫(电费惊人)、概念更飘(吃顿饭还得懂哲学)。钱烧得肉疼,效果呢?

1、“装修赎罪券”,真能买来回头客?

花八十万弄个“叙利亚战后风”,开业时拍照打卡挤破头。三个月后呢?水泥墙落灰,霓虹灯管坏了两根,当初为“出片”来的客人,早奔下一家“月球表面风”去了。装修成了最速朽的“快消品”,折旧快得让人心梗。这笔钱,本可以换更好的原料,请更稳的师傅。

—— 问问自己:客人是为拍墙发朋友圈,还是为那口滋味记住你?

2、“概念放烟花”,昙花一现剩渣渣

“元宇宙拌饭”、“情绪价值下午茶”…噱头满天飞。热闹是真热闹,热搜也上了。可食客坐下吃一口,眉头就皱起:“这跟楼下老王炒的有啥区别?还贵二十!” 故事讲得再动听,舌尖不会撒谎。噱头吸引的是猎奇者,不是回头客。烟花放完,只剩一地纸屑和更空的钱包。

—— 流量不等于流量,热闹不等于门道。

3、“产品基本功”,在喧嚣里丢了魂

所有钱和心思都砸在“表面功夫”上,后厨呢?招牌菜的配方多久没打磨了?服务员的笑容还真心吗?采购的食材悄悄降了档?当菜单从第3页开始翻才是“能吃的”,当“本店特色”连自家员工都说不清——根基摇摇欲坠,花架子撑得再高,塌起来也只是一阵风的事。

—— 症结浮出水面:

焦虑蒙了眼,把“差异化”错认成了“表面化”。忘了餐饮最硬的通货,永远是入口那一瞬间的真实滋味和熨帖感受。内耗的尽头,不是赢家通吃,是集体疲惫。

二、 破局钥匙:把劲儿使回“吃”的本源上

跳出“卷装修卷概念”的死循环,不是躺平,是把好钢重新淬回刀刃上。让钱和心思,流向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

1、产品:做减法的艺术,真功夫的底气

1〉招牌,贵精不贵多

别学百科全书!菜单砍一半,集中火力打磨三五道“镇店之宝”。让客人闭着眼点,道道都安心。社区那家只卖三样面的老店,天天排队,秘诀就是:“样样都是招牌,碗碗都见功夫。”

2〉食材说话,诚意看得见

把“新鲜”、“产地”从宣传词落到实际行动。明档厨房亮出来,好食材大大方方摆出来。客人舌头最灵,吃得出真假。食材的溢价,远比水泥墙的折旧值钱。

3〉“微创新”胜过大噱头

不必搞分子料理。老菜式微调(比如红烧肉加片陈皮),时令小菜用心做,一碗免费赠送的、熬足时辰的餐后甜汤…这些“小惊喜”,比空洞的概念更能俘获人心。

2、体验:回归“人”的温度,细节定胜负

1〉服务不“跪式”,要“走心式”

少点程式化口号,多点自然关怀。记住熟客的忌口偏好,天热主动续杯凉茶,看到带孩子的顺手递个宝宝椅…这些细微处的体贴,是任何豪华装修都换不来的“家”的感觉。服务的最高境界,是让客人感到“被记得”、“被在意”。

2〉空间为“吃”服务,不为“拍”摆谱

干净、舒适、方便是底线。灯光别为了“氛围”让菜看不清,座位别为了“设计”让人坐不稳。一家好店,是让人专注于美食和交谈,而不是忙着找角度或硌得慌。

3〉痛点变甜点

观察!等位久?备点免费解闷小食(非敷衍款)。洗手间永远干净清爽(带点小设计更好)。充电插座充足方便…解决一个真实的小麻烦,胜过十个华而不实的大噱头。

3、价值:让每一分钱,都吃进嘴里暖到心里

1〉定价有“理”,贵要贵得值

用真材实料、独特工艺或极致体验支撑价格。别让客人付了“装修费”和“故事费”,却吃不到对等的滋味。透明的价值感,是最好的广告。

2〉会员不“割韭菜”,要“真朋友”

别搞复杂积分套路。简单直接:老客常来,送个实在小菜或折扣;生日一碗诚意长寿面;新品上市优先尝…让利给真正支持你的人,细水长流。

三、 行动清单:明天就撕掉几张“赎罪券”

大道理易懂,小行动可贵。先挑三件,立竿见影:

1、给菜单“动手术”

— 明早开会,狠心砍掉至少5道“鸡肋菜”(销量低、备料烦、口碑平)。

— 集中资源,把排名前三的招牌菜再精进一点(比如升级关键原料、微调工艺)。

— 设计一句“人话版”招牌菜介绍(15秒内,说清为啥必点),让每个服务员都能自然讲出。

2、当一天“隐形顾客”

1〉别打招呼,以生客身份完整体验一次:从找店门、等位(如有)、点菜、用餐、上洗手间到离店。

2〉拿小本记下:哪一刻觉得“值”?哪一刻心里“咯噔”不爽了?(灯光太暗看不清菜?服务员推荐不靠谱?洗手间有异味?)这些细微处,就是突破口。

3、把钱挪个“窝”

算笔账:原本计划投入装修/噱头营销的这笔钱(哪怕只是一部分),如果转投到:

— 升级招牌菜的核心原料?

— 给员工做次走心的服务培训(不是喊口号,是教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 设置一笔“顾客惊喜基金”(用于即时解决突发问题或赠送走心小礼)?

— 哪一项,更能让客人下次冲着“吃”再来?答案就在你心里。

餐饮这行,从来不是比谁的门脸更像个艺术馆,谁的故事讲得更像部玄幻剧。

当食客推开店门,是为了安心吃顿好饭,舒坦聊会儿天——而不是为了“赎”你装修得罪,或“懂”你缥缈的概念。

街角那些烟火气十足、开了十几年的小馆子,老板们心里门儿清:流水线产不出回头客,预制菜炖不出人情味。水泥墙会斑驳,霓虹灯会熄灭,故事会冷场。唯有灶台上那点真功夫,碗碟里那份实诚意,跑堂时那股热乎劲儿——才是穿越周期、抵御寒冬的,最暖的火种。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学习进步,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餐饮行业知识。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