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近期对巴西采取了一项出人意料的行动:对巴西商品施加重税。这项措施旨在通过经济压力,甚至干预巴西内部事务。然而,事件的进展并未如预料般发展,反而促成了全球贸易关系的新调整。
关税利剑,谁被反噬?
今年7月30日,特朗普政府宣布,自今年8月6日起,将对巴西出口的咖啡、牛肉等核心商品征收高达50%的叠加关税。美方给出的理由明确:声援正被巴西最高法院审理的前总统博索纳罗,试图借此影响巴西司法。这项举动,预估每年将让巴西损失520亿雷亚尔,并可能导致10万人失业。
这项表面强硬的关税政策,实则显露出美国自身的弱点。一份随后的豁免清单悄悄放过了近700项商品,包括橙汁和矿产。佛罗里达州90%的橙汁加工依赖巴西原料。得克萨斯州的牧场,一旦巴西大豆饲料中断,其牛肉供应链就可能瘫痪。统计表明,美国每进口1美元巴西咖啡,能带动国内43美元经济收益。关税生效后,纽约咖啡馆的拿铁价格上涨2美元。超市牛肉价格飙升30%。普通美国家庭的年支出因此增加2400美元。
巴西硬气,不惧施压
面对美国的施压,巴西总统卢拉立场明确而强硬。他公开指出,“巴西不会接受不平等待遇!”卢拉当众提起美国过去“协助政变”的旧事,并援引《经济互惠法》,誓言对美国实施对等反制。卢拉直接判断,特朗普的行为是对巴西主权的公然侵犯。
巴西外交部直接退回了特朗普的官方信函,称其“内容失实且具冒犯性”。巴西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德莫赖斯,冻结了博索纳罗家族的资产,以此回应美方“干涉司法”的指控。巴西表现出的这种坚决,有其经济根基。美国市场仅占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相比之下,中巴贸易额预计今年将突破1800亿美元,占据巴西总出口的28%。这份数据是巴西面对美国时敢于坚持的底气。
美国对巴西征收50%关税,其中40%是惩罚性关税。这远高于欧盟的15%、加拿大的35%以及印度25%等其他国家。美国在制定加税清单时,明显采取了针对性策略。咖啡一项就占巴西对美出口额的16%,直接影响全国30万咖啡种植户的生计。牛肉、木材、皮革这些依赖中小企业的传统产业也无一幸免,几乎直接冲击巴西本土经济的关键。
中国出手,雪中送炭
就在巴西咖啡商为滞销美国的800万袋咖啡豆担忧之时,中国企业的订单及时到来。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发布公告,宣布183家巴西咖啡企业获得五年对华出口通行证,并即时生效。瑞幸咖啡迅速与巴西签订了一份五年采购协议,涉及24万吨巴西咖啡豆,总价值高达100亿人民币。
蜜雪冰城也锁定了价值40亿人民币的巴西农产品。中粮集团开始打造“森林友好型牛肉”溯源链,确保中国消费者能买到优质、环保的巴西牛肉。这些行动均巧妙地在今年8月1日美国关税生效前官宣。中国不仅采购巴西咖啡豆,更在巴西当地扎根。瑞幸咖啡在巴西设立种植者支持中心,为当地咖农提供标准化生产培训。中粮集团的“牧场云监工”系统,让中国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查看牛肉产地的草原生态。早在今年5月,中国与巴西就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涵盖科技、数字经济、检验检疫等20个方面。两国还续签了总额19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今年6月,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较去年增长12%。
多米诺效应,世界新选择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巴西民众的强烈反弹。今年8月1日,巴西至少12座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者高举“拒绝关税霸权”标语,有人焚烧美元纸钞,还有人点燃特朗普和博索纳罗的人偶。这种行动,在国际法框架下,构成了对主权国家的明显侵犯。
特朗普本人也承受了政策反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牛肉期货暴跌5%,星巴克的股价单日蒸发37亿美元。今年7月美国新增就业远低于预期,特朗普因此解雇了统计局局长。美国企业也因高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不得不要求政府放宽对华政策。
巴西的应对,在南美乃至全球引发了连锁反应。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纷纷加速推进加入金砖国家的进程。印度顶着25%的关税压力,依然坚持进口俄罗斯石油。东盟十国则抱团推进本币结算。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公开表示,“南南合作才是出路”。正如巴西前驻华大使所说:“美国正亲手把巴西推向中国。”
今年上半年,巴西对美出口下滑15%,但对中国的出口量猛增。咖啡、大豆、牛肉等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巴西稳定住了局面。美国的举动,反而拉近了中巴关系。《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说:特朗普用关税为中巴友谊铺路,这是他任期内最大的讽刺。
结语
里约热内卢的港口,工人们正忙碌着。他们将发往上海的咖啡袋贴上新标签:“产地:巴西,目的地:中国。”那些原计划运往美国的集装箱,此刻正调转航向,穿越太平洋,驶向充满机会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