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正式接掌娃哈哈集团,百亿双线诉讼突显传承阵痛

发布日期:2025-07-24 点击次数:64

来源:热点雷达

以下是关于宗馥莉接管娃哈哈公司的关键信息整合,综合了公司变更、法律纠纷及战略调整等多维度进展:

一、公司接管与股权变更实况

核心职务与股权

宗馥莉自2024年8月起正式接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并持有集团29.4%股份(原为宗庆后持有),成为第二大股东(国资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

名下关联企业超210家,其中200余家处于存续状态,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娃哈哈商业股份等核心企业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子公司更名与资产整合

2025年7月以来,宗馥莉名下贵阳、成都、巢湖等地多家“娃哈哈”饮料公司更名为“宏胜”(如贵阳娃哈哈昌盛→贵阳宏胜饮料)。

宏胜饮料被定位为“试验田”,聚焦产业链整合与管理创新,与娃哈哈形成互补关系(如负责研发、包装等环节)。

二、遗产纠纷与法律冲突

诉讼主体与诉求

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在香港及杭州法院起诉宗馥莉,主张:

冻结香港汇丰账户18亿美元信托资产;

追索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每人7亿美元);

分割娃哈哈集团29.4%股权(估值超200亿元)。

原告提交出生证明并申请DNA比对(样本来自宗庆后2023年医疗血液留存),主张非婚生子女平等继承权。

宗馥莉方回应与争议点

反驳依据:出示宗庆后2020年遗嘱,声明“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由娃哈哈高管见证。

信托争议:原告称信托资金源于娃哈哈分红注入,但宗馥莉质疑其合法性(香港法要求信托需书面文件),并解释110万美元转账系支付越南工厂设备尾款。

公司回应

娃哈哈集团声明:“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拒绝进一步置评。

三、战略调整与内部博弈

产能与品牌重组

关停旧厂+扩建新线:2025年初关停深圳、重庆等18家分厂(部分为原告任职企业),同时新增天津、成都等地18条生产线,推动“产能置换”。

商标转移:2025年初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至宗馥莉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公司,强化控制权。

内部矛盾与资源倾斜

老员工爆料:被关停工厂多归属杜建英(原告方母亲、娃哈哈前二把手),其不满宗馥莉“折腾公司”,欲接手国资持有的46%股份。

宗馥莉推动老员工转签宏胜集团合同,引发劳资纠纷与维权诉讼。

四、潜在影响与舆情动态

市场冲击:3家省级代理商因担心股权变动暂停进货,农夫山泉等对手趁机抢占份额。

品牌信任危机:宗庆后“家文化”形象崩塌,非婚生子女美国籍身份引发国籍争议。

法律走向:

香港法院(信托案)排期2025年9月裁决;

杭州法院(股权继承案)需等待DNA结果,若原告胜诉或稀释宗馥莉控制权。

总结

宗馥莉通过工商变更、产能调整及品牌重组,逐步将娃哈哈核心资源向“宏胜系”整合,实现实质接管。然而,遗产纠纷引发的双线诉讼、内部元老利益冲突及市场观望情绪,为其改革增添多重阻力。这场权力交接不仅是家族博弈,更关乎娃哈哈能否在战略转型中维持稳定。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