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落选NBA选秀的林葳,已经找到了新方向

发布日期:2025-07-05 点击次数:110

落选NBA的林葳,在CBA找到自己的天空

当NBA选秀大会的最后一个名字被念完,林葳的手机屏幕依然没有亮起。

他坐在训练馆的地板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这一次,不是因为训练,而是因为等待的煎熬。

“其实早有预感。”他后来回忆道,“但真正面对时,还是有点难受。”

林葳的名字没有出现在2023年NBA选秀名单上,这并不令人意外。

在篮球王国美国,像他这样的后卫实在太多了——190cm的身高,不算出众的臂展,防守端容易被针对,进攻端又依赖手感。

NBA球探们更青睐那些身体素质炸裂、能飞善扣的美式后卫,而林葳的技术特点,在CBA或许能大杀四方,但在NBA的丛林里,他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得极小。

“美国随便一个社区球场,都能找出几个和他风格类似的后卫。”一位长期关注亚洲篮球的球探直言,“NBA不缺得分手,缺的是能防守、能组织的全能型后卫。”

确实,回顾历史,能在NBA站稳脚跟的非美籍后卫屈指可数。

卢比奥的组织能力顶尖,但进攻始终不稳定;斯潘诺里斯在欧洲叱咤风云,到了NBA却水土不服;即便是克拉克森,也是靠着超强的得分爆发力才勉强立足。

而林葳的短板更明显——防守一般、传球视野有限,在CBA可以靠得分掩盖问题,但在NBA,这些都会被无限放大。

不过,落选NBA并不意味着失败。

相反,林葳在CBA的表现证明,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舞台。

上赛季,他场均砍下20+的得分,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为球队的二号得分手。

他的中距离跳投和突破节奏感,在CBA级别的防守下显得游刃有余。

“在CBA,他不需要成为全能战士,只要把得分做到极致就行。”一位CBA教练评价道,“他的打法更适合这里,NBA的竞争太残酷了。”

林葳自己也清楚,与其在NBA坐冷板凳,不如在CBA成为核心。

他的目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NBA梦想,而是帮助球队冲击总冠军,甚至在未来代表中国男篮征战国际赛场。

“篮球的路不止一条。”他说,“NBA是很多人的梦想,但不是唯一的选择。”

或许,对于林葳来说,落选NBA反而是一种解脱。

他不必再被拿来和美式后卫比较,不必再为适应NBA的节奏而强行改变自己。

在CBA,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打球,成为球迷心中的英雄。

这条路,未必比NBA差。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