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合一还是国王独裁?两种模式针锋相对,伊朗和沙特在中东就像是两个饭店,门外正拉着横幅吵架。霍梅尼一掌权,直接质疑沙特对麦加和麦地那的“监护权”,还把自己的演讲录音像报纸一样撒遍了沙特的萨哈省。你以为只是嘴炮?其实事态远比你想象得复杂。沙特的萨哈省,什叶派信徒遍地,又是沙特石油的摇钱树。如果让霍梅尼忽悠成功,这儿分裂出去,沙特可就不是今天的世界头号石油大户了——经济分分钟变成了靠游客朝圣扔硬币过日子。这么一搞,沙特王室脸都绿了,但霍梅尼还没用上大招呐,他的算盘里有更大的野心。
事情一层套一层,别急,咱们像剥葱头一样细说。当霍梅尼用《古兰经》的理论拿沙特“圣城监护权”说事,沙特王室发现自己坐的“王位”根基直摇。霍梅尼又在电台高喊:“沙特对什叶派剥削了啊,他们不能当兵、没法做公务员!”看看街头普通什叶派人的反应,有的愤怒,有的不服,有的悄悄躲着警察,身边的朋友甚至开始偷偷听伊朗的广播。沙特百姓也纷纷议论,“我们民族兄弟就不能过得平静点?”不同群体的观点来了:沙特王室坚称自己维稳是为了统一,什叶派则觉得自己被打压,伊朗民众更是热情声援。整个中东都成了大新闻现场,但谁说得有道理,让读者们自己慢慢掂量。
别看两边闹得厉害,短暂的平静像暴风雨前的片刻安宁。沙特压下了萨哈省的暴动,好像终于稳住了后院。但明眼人知道,什叶派分裂的种子已经埋进了土壤。伊朗电台还在没完没了地骂:“沙特不是纯粹的伊斯兰国家!”甚至瓦哈比派——沙特国内的极端分子也被霍梅尼煽风点火,开始质疑王室的合法性。沙特王室只好加紧收紧权力,动作越激烈,对立越深。一部分沙特人也在质问,“我为啥不能做自己?连信仰都要分等级?”反对声音变大,问题压住了但没有解决,矛盾从地上钻到了地下。
正当大家以为大事就这么过去,谁知一场反转炸出来了。1979年11月,瓦哈比极端分子攻占了麦加大清真寺,矛头直指沙特王室:“你们背叛了伊斯兰!” 沙特王室自顾不暇,关键时刻只能找美国帮忙。没想到法国特种部队一通猛攻,麦加圣地里人质伤亡惨重。这下霍梅尼又抓住机会高喊:“美国人在亵渎我们最神圣的地方!”几句话立刻引爆了整个穆斯林世界的情绪,沙特国内反美浪潮高涨,分裂势力趁机壮大。沙特王室居然还必须给瓦哈比派更多权力以换取短暂稳定。这就是典型的“养虎为患”,前面埋下的伏笔全爆发出来,伤势大到让沙特王室喘不过气。
表面上,极端分子安静了,沙特好像又能喘口气。但危机其实更大了。瓦哈比派获得了更高的位置,在国内到处挑事,教派冲突天天有。沙特王室与什叶派和极端分子的关系越发紧张,中东像个被拧紧的弹簧。刚解决了麦加的人质危机,伊朗又在朝圣问题上闹腾:1987年朝圣者激烈抗议,冲突升级,死伤人数吓人。伊朗政府甚至占领了沙特大使馆,要为死者讨公道。沙特王室一边防范极端分子的内部闹事,一边还要对抗伊朗外部施压,困境越来越深。各方分歧完全收不住,沙特和伊朗这“两兄弟”的恩怨,越理越乱。
说到这里,真得给沙特王室点掌声——这应付能力真是从练摊到“打怪升级”,一路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