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夺还欲索芯片?东莞封装厂断供,荷兰及欧美客户纷纷焦急

发布日期:2025-10-26 点击次数:52

荷兰如果敢强抢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资产,别怪我们毫不犹豫地对他们断供了。其实,不光是荷兰,欧美那些客户也都着急得不行。

最近荷兰接管了中企在海外的安世半导体,这事儿一出来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说白了,就是荷兰政府动手干预,把注册在荷兰的安世半导体实际接了过来,理由嘛,是出于“治理”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

接着中国商务部就发了个出口管制通知,明明白白地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相关单位和分包商,把一些在中国制造的成品零部件和子组件出口到海外,尤其是对安世中国的生产线施加了限制。安世公司这边也自己确认了,确实收到了中方的出口限制通知。

不少人都好奇,这个出口管控到底有没有用?我们又具体是怎么落实的出口限制的呢?港媒《南华早报》帮我们揭开了谜底,听说安世在东莞有一座超级大的封装测试厂,面积大概有8万平方米。这座东莞工厂撑起了公司很大一部分的最终出货量,差不多占了70%。

也就是说,安世半导体公司出产的许多成品,实际上是在中国制造或进行封装的。

也就是说,情况变得僵持不下,荷兰啊,你既然把我的公司资产抢走了,那么我们也不会坐以待毙,立马关闭了你在中国的封装厂。

要是一直这么僵下去,大家心里都明白会走向什么结果吧?如果荷兰政府坚持不放手,不收回那个接管操作,我们这边的封装工厂就会一直面临断供的局面。就算他们打算在海外重新搭建产业链,也得等个十年八年的,不然根本搞不成。

从中国的主权和供应链安全考虑,荷兰政府在这个案子里进行了“实质性干预”(接管公司),这直接关系到一家中国投资者掌握或拥有重大利益的企业资产。

从中国角度来看,既然外国当局对中国企业的实质利益下手,保护国内关键产能和供应链也是主权范围内合理的举措。用出口限制作为对等反制或对冲手段,在政治和商业的博弈中,这么做挺正常的。

像东莞这种封测厂可不是小作坊,它们支撑着巨大的产能,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要是重要的零件被硬生生带走或者转出去,在短时间内会给下游国产供应链和相关企业带来冲击。中国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采取行动也是有充分理由的。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主要是为全球的客户提供服务,比如苹果、特斯拉啥的。

根据报道来看,这个禁运确实会对这些客户产生影响,也可能逼得国际买家转头去找别的供应商。不过,这责任,纯粹是荷兰政府该背的,背后还有美国在暗中推动,要求荷兰这么做。

从战略角度讲,要是中国不做任何反应,别的国家就会觉得我们在示弱,未来类似的干预只会越发频繁。适当有限度地进行反制,实际上是在告诉对方:敢动我们的产业链,就要付出代价,这样一来,能更好地维护更广泛的国家利益。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