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16个月,俄军终夺关键高地,中美联大唇枪舌剑,中方怒发两问

发布日期:2025-08-06 点击次数:173

7月31日,一场发生在乌东前线的战事,在纽约的联合国安理会大厅掀起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恰索夫亚尔这座小城,当天不仅见证了战火的易主,更瞬间化作外交舞台上的焦点,被各方争夺与解读。

军事行动与外交言辞,如同硬币的两面,在同一天被翻转展示。这出全球大戏,远不止关乎一场战役的胜负,它更深刻地揭示了关于冲突“真相”与“责任”的叙事争夺。

战地烽火:要塞告急

近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出了“10天停火通牒”,甚至附带了高额关税的威胁。这番话语,无疑给前线指挥部带来了新的紧迫感。

莫斯科方面随即作出回应,指示俄军必须在任何潜在的停火生效之前,尽可能多地夺取战略要地。目的是为未来可能的谈判,积累更多筹码。

这一指令的执行,很快便有了实际成果。就在7月31日当天,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南方集群已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战略重镇——恰索夫亚尔市。

尽管乌克兰官方迅速出面否认,并称其为俄方的“宣传”,但俄军士兵在城市中心废墟上升起旗帜的视频,却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无疑证实了俄方的战果。

恰索夫亚尔,战前拥有约1.2万人口,在军事地图上地位非凡。它素有“顿巴斯的防盗门”之称,被视为通往乌军在顿巴斯核心堡垒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的咽喉要道。

这座关键要地的失守,无疑为俄军向西推进打开了通道。美国专家布莱恩·伯莱蒂奇指出,恰索夫亚尔的陷落,意味着乌克兰在顿巴斯战线失去了关键的战略纵深。

俄国防部宣称,在恰索夫亚尔战役中,乌军损失了7500名士兵、160门火炮和55辆装甲车,这个数字相当于乌军五个满编旅的战斗力。

俄军此次的战术成功,也离不开“奥兰-30”无人机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协同运用。它们有效摧毁了乌军由河流、丘陵、混凝土工事和雷区构成的复杂防御体系。

外交擂台:谁在煽风点火

在恰索夫亚尔战役结果公布的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就“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问题”召开了会议。战场的硝烟,瞬间弥漫到了外交舞台。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率先发难。他将恰索夫亚尔的战果,直接归因于西方持续的军事援助。

波利扬斯基将这场冲突定性为“北约与俄罗斯的全面代理人战争”,试图将俄军的军事行动,诠释为对北约扩张的反击,以此寻求正当性。

在指责西方的同时,波利扬斯基也借机释放了谈判的信号,重提“伊斯坦布尔进程”。这似乎传递出“以打促谈”的策略,暗示战场优势可转化为谈判筹码。

美国代表对此则采取了回避策略。他们并未直接回应“代理人战争”的指控,而是反复强调“推动和平”和“恢复乌克兰主权”等政治正确的话语。

然而,美国代表的焦点很快转向了中国。他们再次老调重弹,抛出“中国援俄”的议题,试图将中国拉入冲突的责任方,以转移自身作为最大军援提供者的注意力。

这种做法,似乎旨在将冲突责任完全推卸给俄罗斯,并借机将矛头指向中国,从而模糊其在持续军事援助中扮演的角色。

中国发问:双重标准?

在安理会的激烈交锋中,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两轮发言,犹如两把犀利的匕首,直指美国言行中的矛盾与虚伪。

耿爽发出了第一个质问:“为何美国自身能够持续与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却要禁止和污蔑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正常的经贸活动?”

他直言不讳地揭示了美国政策的虚伪性。事实上,有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的武器零部件和大量两用物品中,超过六成来自美西方国家,这进一步凸显了美国的双重标准。

耿爽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美方一再在联合国会议上污蔑他国的做法,是否与其他联合国成员国为劝和促谈所做的努力完全不同?”

他将美国的行为定义为一场“指责游戏”,这种游戏的目的并非促进和平,而是在国际场合推卸责任,转移焦点,与多数国家劝和促谈的努力形成鲜明对比。

耿爽重申了中方的核心立场:中国始终坚持中立,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并严格管控所有两用物项。他将美国的指控,定性为服务其自身战略的霸权行径。

中方代表敦促美国,应停止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游戏”,拿出真正的建设性行动来促进和平,而非继续通过提供武器来激化矛盾,同时又在联合国玩弄指责的把戏。

无论联合国安理会上的唇枪舌剑如何激烈,恰索夫亚尔前线的士兵生命已经逝去,战争的硝烟依然弥漫。外交辞令如何包装,都无法掩盖战火的残酷现实。

这场冲突的持续,并非仅仅因为缺乏谈判的意愿。更深层次的症结,在于某些大国不愿放弃其利用战争来消耗对手国力的战略算计,以及在国际社会上推卸责任的“指责游戏”。

耿爽的反问,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当一个强国执意将自身地缘政治私利置于国际和平努力之上时,任何局部的军事胜利,或是任何一场联合国大厅里的外交辩论,都无法带来真正的终局。

战争的巨大代价,最终都由乌克兰人民和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所承担。至于那些一再拖延战争、激化矛盾的责任,历史自会给出公允的评判。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