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30模具钢深度技术解析,整合关键性能与应用要点技术规格与应用解析

发布日期:2025-08-18 点击次数:176

PCM30模具钢综合解析

1. 基础特性与化学成分

材料类型:日本山阳特殊钢(SANYO)研发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出厂硬度29~33HRC

核心成分:

碳(C)0.25%~0.35%:平衡硬度与加工性

铬(Cr)2.00%~3.00%:提升耐蚀性和淬透性

钼(Mo)0.30%~0.50%:细化晶粒并增强高温稳定性

2. 核心性能优势

预硬化状态:直接用于模具生产,省去热处理成本

加工性能:

切削效率较传统P20钢提升50%

大截面硬度均匀(最大150mm)

表面处理:

镜面抛光可达Ra≤0.05μm

氮化后表面硬度提升至1100HV

3. 典型应用场景

汽车模具:仪表板、保险杠等大型注塑模

电子电器:高光洁度外壳模具(如手机、电脑)

工业工具:耐磨冲压模、精密成型工具

选型建议:

高光洁度需求优先验证镜面样本

厚壁模具需关注截面硬度均匀性

对比同类材料

特性 PCM30 KPM30(竞品)

硬度 29~33HRC 30~31HRC

切削性能 提升30% 提升50%

焊接性 良好 更优(低开裂风险)

适用领域 通用塑模 高精度电子模

注:PM30为含钴高速钢(硬度65~67HRC),与PCM30属不同品类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