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要见面了!潍坊再添两座新地标,省级资金已到位

发布日期:2025-08-19 点击次数:87

读秒时刻,记分牌忽然亮了两行:年底可投用,新地标+2;旁边小字提示,省级资金到位。

像主场最后一攻,哨声没落,球已经进网。

潍坊这次不玩虚的,项目在跑,资金在补,城市节奏被人悄悄往前推了一格。

画面切回夏末的工地。

1号楼的精装收尾,工人把最后一块踢脚线按紧,幕墙反着太阳,园区景观和室外配套做到了九成多。

2号楼砌体到位,梁板加固、轻质隔墙冲过八成。

工地的“进度条”不多话,它只在每天下班后的日报上露个脸。

这个力度,像球队训练课里连做三组高强度对抗,喘不上气但不掉线。

我对那份名单有记忆点。

省发改委放出2025年省服务业引导资金拟支持,潍坊滨投车时光汽车城(南区)名列其中。

名单是啥?

不是奖杯,是银行风控那端的“点头”。

利率往下挪一点,现金流少一道坎,施工节点从“差不多”变“必须”。

成年人的世界嘛,礼物是自己抢的,省里这一下,相当于在替球队把对面中场拦截推开一米。

别把它当普通园区。

南区68.18亩,两栋综合楼,其中一栋局部拉到20层,功能塞得紧:汽车科创、高校联合创新、零部件研发、智能汽车研究、产业基金、路演中心,拼到一起不是热闹,是把展销、交付、金融、保险焊成闭环。

对外是“逛”,对内是“算”。

渤海路两侧曾经散落的4S店,像雨后小草,长得欢,产出却不高。

城市更新一拍桌,这些“零件”要么升级,要么搬家。

汽车城的动机直白:把旧业态收进可运营的盒子里,总投资8.5亿,先打南区,北区地还没拿到,棋先落半盘。

我偏爱那个“车坐电梯”的桥段。

北侧一层的大电梯真能抬起整车,旁边坡道让车自己爬到空中展厅。

听着像玩梗,其实是动线和坪效的冷兵器。

把展陈竖起来,同一块土地塞进更多体验位,楼层之间不是隔断,是上下游。

车主体验、品牌发布、二手车认证、改装文化,能在一幢楼里串成一天的路线,这是“人货场”的汽车版本。

风险点也在同一张图里冒头。

新能源时代把传统4S店的利润结构削得很薄,直营门店、APP直连、OTA升级,切走不少“油水”。

园区要想立得住,需要把售后升级成“全生命周期”:交付中心更重场景,金融分期和订阅服务更透明,二手车认证做标准,充换电和软件服务做回访。

谁拿住用户的第二次、第三次接触点,才有话语权。

别学空喊口号的队,学会每回合都跑出弱侧配合。

招商的打法,这次是硬招。

服务专员替企业把手续从线上到线下串起来,意向品牌在图纸阶段先占坑位。

这是把“招人来”变成“对表来”。

引导资金是第一张多米诺,后面是银行信用,再后是社会资本。

你可能不爱听这些“财务术语”,但每个点都是配合的小跑位,没有它,裁判不吹犯规,球照样丢。

把镜头扔远点,另一个坐标正抬头。

宝通街北、金马路西,中海环宇天地商业与希尔顿已经封顶,机电、幕墙、屋面同步推进,计划2026年下半年开门。

从城市战术看,这俩像前锋和后腰。

白天在汽车城谈交付、看金融,晚上去希尔顿谈合作、办发布,消费曲线一接驳,城市的留人能力不一样。

希尔顿在山东排第五、潍坊第一,这“第一”不是装门面,是拿首店、拿高端会务的抓手。

数据再来几针,落地更实心。

车时光项目总占地190.78亩,南北分区推进,南区净地先走,北区土地待取;园区计划容纳约15家4S店,加上改装、餐饮、休闲、酒店、体验、卡丁车赛道,构成一条内容带。

施工节点:1号楼精装完成、幕墙与景观九成以上;2号楼砌体完成、加固与隔墙八成。

别嫌数字啰嗦,项目管理就是靠这几格电量续命。

SEO里你想搜“潍坊新地标”“车时光汽车城”“潍坊希尔顿开业时间”,关键词就藏在这些实打实的点上。

问题也别烫手。

北区地块还没落袋,窗口期太长会掉热度。

解法不玄乎,内容做成“联赛制”:月度主题展、季度论坛、半年度联合发布,把高校科创路演和二手车认证做成固定节目,卡丁车赛事和改装文化周穿插上阵。

别一次性放烟花,做连续剧。

你看体育赛事就懂,主客场节奏抓住了,球迷就不散。

噪音和气味老生常谈,却是居民情绪的引线。

十栋17层住宅挨着汽车文化配套,风向、噪声、排气走廊都要在设计期做模拟。

流线分离、绿化隔离带、试驾路线的“压力测试”,在BIM里多跑几遍,开业当天就少一次“临时交通管制”的尴尬。

城市治理的细节,决定口碑的半壁江山。

为什么它能拿到省级拟支持?

把版图拉大,山东正推服务业提质,制造业往高端,新能源车渗透率连年抬头。

车从“商品”变“终端”,服务的想象空间被重新拉长。

把研发、孵化、金融、路演塞进同一个坐标,用户的生命周期被重新串了一遍,这就是政策愿意押的筹码。

不是“扶上马送一程”的客气话,是把供给侧的齿轮调紧半牙。

把镜头拉回现场。

空中展厅里灯一暗,一辆新车从电梯里出来,品牌经理握着话筒,心里盘算的是转化率;楼下交付中心排着S形的队,车主问充电和OTA;角落里有人谈基金条款,抿一口咖啡接着抬价码。

楼外,风把幕墙擦得干净,工地的土味逐渐退下去。

城市的“肌肉感”,就是这种看得见的硬度。

你要是现在就想定周末路线,我给你两条参考:去汽车城看看“车坐电梯”,顺便问问二手车认证价;或者去环宇天地试杯咖啡,摸摸希尔顿大堂的石材边。

只能选一个,别说“都想去”。

评论里写下选择和理由,我统计一下,把你们的投票单子交给运营部看个热闹。

年底那天,空中展厅见面,不打招呼也行,点个头就算我们在同一边。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