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风险骤增,印尼股债双杀,资本加速撤离泰国市场

发布日期:2025-09-10 点击次数:73

大幕拉开,就像一根突然点燃的导火索,印尼和泰国的市场在2025年8月底迎来了一场暴风骤雨,全球基金刚刚重新押注东南亚,反转来的却是猝不及防的双杀局面。

印尼债市也没能幸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直接拉升到6.4%,这个数字比三周前的水平高出7个基点,市场里到处都是恐慌和观望的气息,印尼盾虽然还算稳定,但那是央行死死撑着的结果。

情绪的逆转就是这么快,8月还在说东南亚资产有希望、估值低、可能迎来宽松政策,没过几天就被现实打脸,股债一齐杀跌,谁来得及反应?

上周末,印尼的抗议浪潮升级,核心矛盾其实很直接,生活成本高了,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底层人群受的冲击最大,愤怒情绪一点就着。

这波动荡不是无根之水,印尼议员高额住房津贴的消息一出,成了导火索,紧接着税收上调、大规模裁员、通胀压力全都涌出来,火上浇油,低收入者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金融股成了整个市场风险最大的敞口,印尼人民银行、中亚银行、曼迪利银行盘中都跌超4%,整个金融板块像是被抽走了主心骨。

货币市场同样让人捏把汗,印尼盾兑美元今年下跌超过2%,在亚洲不算强势,MLIV的策略师Mary Nicola说,政治风险阴影下,印尼股市还可能进一步下行,局势升级后,风险溢价迅速拉高,8月那波资金流入可能就此逆转。

纽约梅隆银行驻香港的Wee Khoon Chong也没再看多印尼盾,政治不确定性让展望从积极变成中性,虽然骚乱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投资者会选择降低风险或者增加对冲,没有人会在这个档口轻易冒险。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骚乱后紧急表态,宣布取消议员高额津贴,试图平息愤怒,但示威者已经把矛头指向了财政部长和多位议员家门口,抗议氛围一时难消。

新加坡Valverde Investment Partners Pte.的John Foo很直白地说,印尼政治风险正在上升,股票风险溢价也在走高,低配印尼资产是因为估值没有反映出经济深层问题,这话虽然冷淡,但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泰国这边,政治风暴同样没消停,原总理佩通坦被罢免后,政坛陷入权力争夺,几十年的内斗又被翻了出来,经济增长速度本就慢于周边国家,新的不确定性让人更加迷茫。

上周五,保守派阿努廷声称已经拿下总理宝座所需的议员支持,他公开表示国家不能“陷入停顿”,想给市场吃颗定心丸,但市场并不买账。

Valverde的John Foo对泰国倒是略显乐观,看中低估值和新总理刺激经济的希望,认为市场已经为更换总理做好了准备,但这份乐观能撑多久,一切都还悬在半空。

纽约梅隆银行的Chong判断,尽管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泰铢大概率会维持在当前交易区间,部分是因为美元本身在走弱,这样的判断看似理性,其实风险并没有真正消化。

2025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已经从泰国股市撤出6.7亿美元,泰国股指下跌约12%,但泰铢兑美元却逆势上涨5%,这种背离本身就说明了市场的矛盾心理。

两国动荡之下,长期前景被反复拿出来讨论,新加坡Aletheia Capital的分析师Nirgunan Tiruchelvam认为,货币政策可能放松、股市估值有吸引力,这些因素不会被短期的不安轻易改变,长期牌面还在,但短期风险也实实在在。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自去年上台以来,经济扩张一直挂在嘴边,推行了民粹议程,像是大规模免费午餐计划,这些政策让低收入群体短期受益,但也让外界对印尼财政前景产生担忧。

新成立的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成为焦点,这家机构监管近900家国有企业,账面上管理着1万亿美元资产,是新政府经济牌的关键棋子,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投资者信心。

安本投资的Xin-Yao Ng坦言,普拉博沃的政策暂时还没有缓解底层民众的经济困境,Danantara能不能真的带来改变,他还在观望,外资也在观望。

这些年,东南亚一直被视作新兴市场的希望,资金反复进出,周期轮回,2025年8月这波动荡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其实是结构性矛盾的积累。

政治风险、社会分化、经济改革的迟缓,每一个问题都像是定时炸弹,表面平静,暗流涌动,市场的情绪可以瞬间反转,信心一旦崩塌,没人能猜到底线在哪里。

对比印尼和泰国,会发现外部资本的流动性极高,信心脆弱,政策只要有不确定性,反应就极端,短线资金跑得飞快,长期投资者也变得谨慎。

市场的本质就是这样,永远在风险和机会之间摇摆,当前的局势下,投资者更像是踩钢丝,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收手,谁都不愿再当“抄底”接盘侠。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上同样的筹码,这次的动荡会不会带来新一轮的洗牌,还是只是又一次短暂的“惊魂夜”,还得看接下来几个月的风向。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