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会议厅外,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大理石地面上,映照出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达农的倒影。9月22日清晨,这位代表面对记者的镜头,语气平静却字字如刀:"在2023年10月7日袭击发生前以色列国内确有讨论'两国方案',但现在已搁置了。"当记者追问"不会再谈'两国方案'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不会再谈。"
这一表态,如同在巴勒斯坦问题的平静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开始前,以色列代表的这番话,直接否定了国际社会数十年来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共识。更令人震惊的是,就在同一天,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安道尔等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天内又有10个国家加入承认行列。
在联合国会议厅内,各国代表正在就巴勒斯坦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而以色列代表的表态却如同一记重锤,让整个会场陷入沉默。会议厅外,巴勒斯坦驻联合国代表阿布·拉德在采访中表示:"以色列的表态,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又一次伤害。"而在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仍在继续,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超过37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84000人受伤。
"以色列已接受"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曾是国际社会为巴勒斯坦问题找到的一线希望。2024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美国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带相关决议,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接受停火协议。当时,以色列代表还曾表示"已接受"这一停火提议。然而,短短一年后,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以色列对'两国方案'的态度已经从'不反对'变成了'坚决反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在接受采访时分析道,"美国虽然在官方层面没有明确表态,但其无条件地偏袒以色列,实际上是在削弱实现'两国方案'的基础和可能。"
在以色列国内,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强硬立场也日益明显。他指责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正为"恐怖主义"提供奖励,并称约旦河西岸"不会有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外长吉迪恩·萨尔更是直言,以色列"不会允许"两国方案的实施。
当以色列代表在联合国会议上宣布"不会再谈'两国方案'"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加沙城,以色列国防军第36师的部队已进入加沙城,并与当地武装人员在地面和地下设施进行交战。以军导弹击中加沙城阿尔萨布拉社区,导致当地一户人家25人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丧生。
"巴勒斯坦人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当"两国方案"被以色列彻底抛弃,巴勒斯坦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9月21日的讲话中表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巴勒斯坦国的建立是实现和平的唯一可行途径。"
然而,以色列的强硬立场正在让这一希望变得愈发渺茫。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正在加快犹太人定居点扩张,进一步削减乃至中断对于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物资的放行效率,加大在加沙军事行动的规模和烈度。
"西方国家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主要是出于对加沙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美以激进行动导致'两国方案'实现基础被不断掏空的担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关系专家分析道,"此次联合国大会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反映出西方世界内部对以色列政策的共识裂痕逐步加大。"
在加沙地带,一位母亲抱着受伤的孩子,坐在废墟中哭泣。她告诉记者:"我的丈夫在以军的轰炸中丧生,我的儿子被炸断了腿,现在连医院都去不了。我们还能去哪里?"她的声音微弱却充满绝望。
当以色列代表在联合国会议上宣布"不会再谈'两国方案'"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他们没有选择,只能在废墟中寻找希望。而国际社会,是否还能找到一条通往和平的道路?当"两国方案"被彻底抛弃,巴勒斯坦人的未来,将走向何方?这不仅是巴勒斯坦的问题,也是整个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
#热点观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