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在以色列被犹太人打死。巴勒斯坦裔美国青年赛义夫·穆萨拉特,回老家探亲。带着美国护照,想着和美国无数留学生、海外侨民差不多吧,算是回溯一下童年记忆,约旦河西岸,老家,亲人,暑假。当街遇袭,犹太定居者围了一圈,救护车被拦路三小时,送到医院,人都已经没了。死法简单、直接,没悬念,也没人拍到全套视频。事后,新闻就一小段,美兰压力,不过几个词——美国政府回应,说了一句“知道此事”,要保护家属隐私,就结束。巴勒斯坦裔美国人,当着全球媒体的面,被美国盟友打死,最后只换来一句冷淡官腔。
想想,美国官方出场,如果换个背景,换个人——去年土耳其裔美国人遇害,以色列军队都被点名。布林肯都发言谴责,又是交涉又是警告。那不是一般的新闻,事发后,美国媒体滚动播,社交账号刷屏,那是美国护照的分量。但这一次,遇害人换成巴勒斯坦裔,美国护照成了废纸,没有媒体推送大标题,没有白宫高层跑出来怒发声明,家属连个媒体怒访的权利都被“隐私”卡掉。整个案子,连涉案人名都找不到,更别提拘留、起诉,哪里还有什么后续。以色列政府沉默,定居者继续巡逻,美援照旧,美以情报部门继续喝咖啡。人死了,新闻没了。
社交媒体声音也断得快。冷场,沉默。大V不发,主流帐号刷一下就撤回。没人追责,无人声援,看不见所有熟悉的人权组织。各大“国际人权观察”账号不见了;老美那套天赋人权原则,也没人多讲。真要说控诉,推特上一些巴勒斯坦群体自媒体账号还在发照片,“美国人也会这样死。”欧美主流媒体彷佛马赛克打在嘴巴上,迟迟不立场。
以色列定居者下手时没拿美护照当回事。三小时,不让救护车通过,明面上说是检查,实际谁都明白怎么回事。时间拖着,目的很简单,巴勒斯坦裔生还希望就这样一点点被磨掉。普通美国人死在大街上还能闹到全国新闻,这回倒是悄无声息——护照不带用,脸皮很薄,还比不上定居证和地头蛇关系。每年几十亿美援还流水一样进耶路撒冷,军火、大单子、监听维护,顺利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反过来,遇害人的名字、家属反应、所属社群里有没有抗议,外界一点水花没见。美国不吭声,其他国家也全装没事。
讲到这,网友直接吐槽了,这护照到底有什么用?还是说,人命值钱多少,国内外都分等级。有个段子火了,把美护照比成大超市积分卡:某些商品能用,个别人买东西能顶事,大部分时候也就看个心理安慰。一个人站在店里,等着保安来主持公道,保安懒得问,看着你穿的牌子不是VIP白金,就直接叫你闭嘴。
再看美国和以色列关系,这事放在前几年,各种分析都写烂了。美以铁杆同盟,表面讲“民主、法治、人权”,暗地里早有优先级清单。死了穆萨拉特,关系打折?不存在。顶多隔天出个通稿,继续“呼吁和平”。给以色列的谅解,一如既往慷慨。犯事的人不用名字,受害人不用身份。国际人权组织,静悄悄,公然视而不见。一句反思的话都难找。
换别的地方呢?没等新闻发完,“种族清洗”的大帽子就先扣上来了。某些地方记者被逮捕、冲突伤亡,欧美抗议一个比一个响。联合国常务会谈判表,新闻高亮,各大记者在镜头前掉眼泪。就像俄乌局势里某个平民死伤了,各种制裁立马到位。风向很清楚,对方地位够高,身份用得上,才能分配到“关注”。巴勒斯坦裔美国人就不能,是这护照太薄,还是国家站错地方?
老新闻追溯一下,真是满屏“以色列安全”的说辞,美国做什么都得顾及“中东第一盟友”的意见。冲突升级,民众牺牲,绝口不提责任人。美国政府这一次,连象征性“追查到底、彻查真相”都不肯装一装。甚至给到涉事家庭的信息也全靠第三方组织打听,胳膊都懒得抬一下。社交账号上一个醒目消息:美国公民身份,发放的时候说保障全球,有事的时候连查都不查。
对比其他方向呢,伊拉克和叙利亚曾有美籍侨民遇难,那新闻推了十几天,外交部接连反应,驻外官员亲自慰问,联合国代表会见。美国自己出过事故,一场案件一查就能推两年,波士顿爆炸案至今都在年年追悼巴以战火下,轮到这个身份,对抗讽刺鲜明。美国在关键节点总选边表态,分量怎么算,全世界都看得透。
谁还记得奥巴马时代网络上的那个段子,护照颜色能保命,一本红色的小本顶半个路障。现在别说路障,连救护车都懒得动弹。赛义夫的例子再一次证明,身份背后还是基因源头来定价。混血,血统,实际处境浮出水面。
所有人现在看得很明白,美以铁杆,不动分毫。无论遇害人护照什么颜色,只要不是优先名单,空去做声音背景。说白了,很多美籍人,对美国政府来说,就是备胎,装点门面。真要关键节点保命,还得看你站哪排。赛义夫死在约旦河西岸,他的护照没帮到他,美国为此不会冒半点险。人权、人命、正义,随时都可以当作道具挂在嘴边,不放在实际案头。
有人说投胎是门技术活。这回更加有数了。活得像谁,死得像谁,命值几何,也就这一纸证件加上一行出生地。美国护照,分三六九等,被盟友打死的,还得自认命运不对口。每年几十亿军援的友谊,原来这么沉重。
人权,只对特定群体成立。美国护照,也不是护身符。今天的新闻,没人敢大写。这事实,够直白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