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失去萨达姆,人民自由了吗?

发布日期:2025-07-30 点击次数:153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中东民主神话二十年之变】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在古尔邦节这天被处决,当时不少伊拉克人举着国旗上街,以为“自由时代”总算要来了。结果呢?二十年后的2022年,伊拉克官方数据摆在那儿:全年353起恐怖袭击,平均每天快1起;人均GDP才5800美元,连海湾邻国科威特的六分之一都不到。

2003年巴格达街头,民众推倒萨达姆雕像时喊着“解放了”,可2023年,年轻人攥着简历刷TikTok,眼神里全是迷茫。这哪是自由?不过是美国“民主输出”的谎言被戳穿了。

【石油美元下萨达姆欧元之殇】

美国喊着“反恐”“民主化”打伊拉克,说白了就是萨达姆想动美元的蛋糕——他要拿欧元结算石油贸易。

伊拉克躺着196亿吨石油,全球第五的储量,美国早就盯上了。

石油美元是美国霸权的命根子,萨达姆这一手等于要拆美元霸权的承重墙,美国哪能忍?

【铁腕失衡教派仇恨泛滥】

萨达姆这人虽然搞专制,但手里的铁腕确实压住了场子——什叶派占60%、逊尼派35%、库尔德人15%,三股势力谁也不敢炸刺,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结果他一倒台,美国拍屁股走人,伊拉克立马成了没盖的火药桶。

2004年3月2日,卡兹米亚清真寺一声巨响,171人当场没了;2006年2月,萨迈拉金顶清真寺的金顶都被炸飞了,这下彻底捅了马蜂窝——什叶派和逊尼派拎着枪就上了街,今天你炸我清真寺,明天我端你检查站,仇杀根本停不下来。

光2005年1月到2006年6月,死在教派冲突里的就有12000人,比萨达姆那点政治迫害死的人多了去了。

【民主选举背后的分裂动荡】

教派仇杀还没停,选举又给这锅浑水添了把火。西方媒体天天吹“紫色手指革命”多伟大,说那是伊拉克民主的象征,结果投完票才发现,这选票就是教派分赃的工具。

2005年伊拉克搞起“民主选举”,什叶派政党靠着人数优势直接赢了,努里·马利基带着自己人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翻旧账——把前政权复兴党成员往死里整。不管你是不是萨达姆亲信,只要在复兴党挂过名,军官就地解职,技术人员直接开除,一口气让40万伊拉克人丢了饭碗。

这些人里有会打仗的老兵,有懂管理的工程师,没了活路只能另找出路,要么扛着枪加入反政府武装,要么拖家带口逃到国外,留下的烂摊子正好成了恐怖分子的温床。极端组织一看机会来了,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今天炸个市场,明天攻个警局,伊拉克彻底成了恐怖主义的天堂。

【自由代价下的民生断崖】

萨达姆那时候,伊拉克人均GDP好歹有4000美元,老百姓饿不着肚子;现在呢?打了这么多年仗,人均GDP长期在6000美元以下晃悠,跟科威特3.4万美元的人均比,差了快六倍了。

石油是伊拉克的命根子,可现在油田早就被埃克森美孚、壳牌、BP这些西方大公司攥在手里,赚的钱没几个落到老百姓口袋,倒是让那帮腐败官员中饱私囊。

伊拉克40%的人都是15岁以下的娃娃,等他们长大了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巴格达街头,年轻人刷着TikTok,手里的简历投出去就跟石沉大海似的,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伊朗崛起凸显美国短视】

美国费这么大劲推翻萨达姆,结果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萨达姆生前跟伊朗打了八年仗,炮弹把两伊边境炸成焦土,是伊朗在中东最死的对头,结果美国亲手把这个“挡箭牌”给拆了。

萨达姆一倒,什叶派掌权,新政府里全是跟伊朗穿一条裤子的,没几年伊拉克就快成伊朗的“后院”了,伊朗的势力从波斯湾一路伸到地中海,美国在中东的地盘被伊朗一点点挤掉,这哪是打仗?分明是给对手送温暖,战略短视得没边了。

【民主成掠夺工具霸权虚伪】

美国在中东喊了二十年的“民主神话”,这下算是彻底破了。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抢石油的遮羞布——伊拉克人没等来好日子,反倒掉进了教派仇杀的泥潭,恐怖袭击三天两头来一回,年轻人攥着简历找不到工作,油田被埃克森美孚那些西方公司占着,赚的钱全让贪官揣进腰包。

萨达姆当年说“伊拉克要乱十年”,谁能想到一晃二十年,越乱越没个头。美国打伊拉克哪是为了什么民主?就是怕萨达姆用欧元结算石油,动了石油美元的根基。现在倒好,民主没影,就剩下分裂、恐怖、穷,这“自由”的代价,比萨达姆那会儿重多了。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