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男子惊天掉包计:伪装日本人,窃取美国图书馆中国古籍无人知晓

发布日期:2025-08-20 点击次数:73

一个华裔男子,用着日本人的假名,在美国顶尖大学的图书馆里,把一批珍贵的中国古籍,神不知鬼不觉地换成了一沓沓白纸。

这件事听起来像个编出来的段子,但从2020年开始,一个叫杰弗里·应的家伙就这么干了好几年,而且几乎没人发现。他不是什么神偷,整个过程甚至有些粗糙,但偏偏就成功了。

一个日本假身份和一沓白纸

这名男子叫杰弗里·应(JeffreyYing),38岁,家住加州弗里蒙特。他的作案地点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图书馆系统,目标明确,专挑珍贵的中国古籍下手。

UCLA的借阅流程看起来很严格。像这类珍贵书籍,都存放在一个叫“南部地区图书馆”的校外仓库里。应某提出申请后,古籍会被装进安全箱,送到校内的研究图书馆阅览室。按规定,借阅者只能在阅览室里看,不能带走,还得有工作人员在场监督。

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应某总能在申请借阅几天后,才把书“还”回来。他显然不可能在阅览室里住上几天,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把真书带回了家。

他用来掉包的道具,技术含量低得令人发指。有时候是价值不高的其他手稿,有时候干脆就是白纸。他唯一做的伪装,就是给这些假书贴上模仿原书的图书馆标签和条形码。这种伪劣品,只要有人稍微翻开检查一下,骗局立刻就会败露。

更离谱的是他身份的伪造。UCLA当时有个系统,申请借书证居然不需要出示官方身份证件。这就给应某打开了方便之门,他用假证件,摇身一变成了“日本人”艾伦·藤森(AlanFujimori)。

一个漏洞百出的手法,加上一个轻易就能戳穿的假身份,竟然就这样持续了好几年。直到一位馆员的职业直觉,才让整个骗局开始松动。

三个名字,一张脸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UCLA图书馆的东亚馆馆长身上。他在检查馆藏时,发现有三本中国古籍感觉不对劲。他随即调阅了借阅记录,发现这几本书都是被一个叫“艾伦·藤森”的日本人借走的。

这个发现引起了馆方的警觉。他们顺着这条线索往下查,结果越查越心惊。通过分析监控录像,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真相浮出水面:近年来借阅过多本珍贵古籍的“艾伦·藤森”、“奥斯汀·陈”和“杰森·王”,长得竟然一模一样,压根就是同一个人。

应某的作案时间线也逐渐清晰起来。去年10月到12月,他化名“杰森·王”借走了6本书。今年8月5日,他又用“奥斯汀·陈”的身份,一次性借了8本书。

UCLA和警方此时已经锁定了他的行为。就在他第二天准备登机飞往中国时,警方在他领取那8本书的时候将其当场逮捕。被捕时,警察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张酒店房卡。

当晚,警方凭搜查令进入了他的酒店房间。房间里简直就是个造假工坊:空白的手稿、打印好的标签和条形码,以及“奥斯汀·陈”和“杰森·王”的假身份证与借书证,人赃俱获。

爱国贼还是文物劫匪?

应某被抓了,但更大的问题来了:那些被偷走的书去哪儿了?

根据FBI的调查,应某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次作案成功后,几天内就会乘坐航班往返中国。这些珍贵的古籍,大概率已经通过这种方式流出了美国。其中,仅2020年被他以“艾伦·藤森”之名盗走的两本古籍,一本是13世纪的,一本是16世纪的,合计价值就超过13万美元。

整起案件中,已确认被盗的至少有10本古籍,总价值约21.6万美元(约合147万人民币),包括1393年刊的《唐诗品汇》和1575年刊的《集古印谱》等稀世珍本。

消息传开,在国内外的舆论场上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一些网友觉得很“暗爽”,甚至称其行为是“足以单开族谱的壮举”。在他们看来,这些古籍本就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流落海外本就是历史的伤痕,应某的行为无论动机如何,客观上让国宝“回家”了。

但另一种观点则充满忧虑。这种通过盗窃实现的“文物回归”,真的是好事吗?参考去年大英博物馆的监守自盗案,近2000件藏品被馆员偷走后在网上随意变卖,许多文物就此不知所踪,永远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这些古籍一旦流入私人藏家手中,不仅追回的希望渺茫,其保存条件也堪忧。古籍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私人收藏者能否提供恒温恒湿的专业环境,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相比之下,虽然存放在美国图书馆让人情感上难以接受,但至少它们被妥善保管,并且有明确的下落。

结语

整件事充满了讽刺。一个华裔,冒充着日本人,从美国人手里偷走了中国的宝贝,最后可能让这些宝贝永远消失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应某将面临“盗窃重要艺术品”的重罪,最高可能被判处10年监禁。然而,法律的审判并不能解答那个更核心的问题:这些颠沛流离的文化遗产,它们的最终归宿应该在哪里?

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盗贼身上,显然是荒谬的。他到底是出于民族情感,还是纯粹为了利益,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动机为何,他的行为都让这些珍贵的古籍陷入了更大的风险之中。

文物的回家之路,道阻且长,但绝不应该是一条通往未知深渊的黑路。这件事或许能让我们更冷静地思考,相比于个人英雄式的冒险,我们更需要的是国家层面、有理有据、光明正大的追索和回归。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