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时尚盛典,大秀明星助阵,双第一认证登场

发布日期:2025-10-09 点击次数:133

时尚是什么?在有些人眼里,它就是看起来很贵的布料和定期更换的短视频背景,反正不懂也要点个赞,别让别人看出来我落伍。其实,时尚也是一种古老技艺:让明明看起来一样的衣服,被不同的商标一砸,就能卖出天价,然后再邀请一些明星走个秀,告诉你:看,穿上它你也是自己圈子里的“UR”。没错,这次UR又成功举办了一场“时尚盛典”,看着那一众人马在T台上摇曳生姿,不禁让人恍惚:这到底是时装周,还是都市夜店阿姨与00后潮童的联欢晚会?

其实,能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对标“超级品牌日”,本身就足够社会了。时尚盛典?听起来像今年某地的城市烟花秀,不来点虚头巴脑的名号,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晒。这场盛典标榜“玩味时尚、自成一派”,其实搞的是高级版的cosplay,只是道具换成了剪裁精致的大衣,表演嘉宾升级成了闪光灯前的焦点。别说,人家的话术还真有一手,把先锋美学、多维感官、沉浸式体验叠加一遍,分分钟让你觉得自己像个来自未来的盲盒里走出来的潮人。

明星代表团也没闲着。全球品牌大使钟楚曦,凭一身黑成了摩登的代言人,走一遭仿佛给黑夜交了一份税。特邀嘉宾刘宪华,拎着单曲下场,把现场气氛炒成了奶茶店十三元加珍珠的火爆款。连声动先锋凡希亚都来了,大家拼表演拼到最后,根本没人关心衣服到底穿着舒服不舒服,只关心能不能在朋友圈的滤镜里达到高级灰。品牌挚友陈虹伊、林沐然们也幽幽地出现,他们的走秀像高考作文里的万能素材,什么都能搭,不过主题永远是:看我,别看衣服。

到了盛典尾声,颁发了个双第一认证,不得不说,这东西比年终奖还来得真实。什么“门店零售额双第一”、“门店数量第一”,听着像是小时候学校发的三好学生证书,回头一查,原来是欧睿国际认证,怎么跟楼下便利店的“全国连锁加盟第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号称是行业标杆,听起来像快时尚届的带头大哥,大有“我不做老大好多年”的既视感。反正主要意思就是,钱赚得多,店开的多,至于穿得多不多,谁在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盛典还有“歌手+大秀”这种新范式。不知道是谁先发明的,把音乐和时装秀绑一块卖,也许是策划组的人坚持要给时尚圈找点新活,或者是预算实在烧得慌。三位嘉宾穿着限定款闪烁登场,钟楚曦剪裁利落地告诉你:别惹我,我是黑色本身。凡希亚的白色礼服拉开序幕,像极了都市凌晨四点路口的电子显示屏,亮得耀眼又短暂。刘宪华则带来新歌,把“Closer To You”唱给了观众和UR,有那么点“让品牌更近距离割你韭菜”的艺术感。

全场大秀标榜“Reflected City”,听起来像都市夜景投影下的白日梦。首章“摩登锋尚”主打几何西装和大衣,号称打破职场沉闷,说白了就是让你穿着能像甲方老板一样摆臭脸。后面是软语周末,什么柔软材质、松弛廓形、治愈氛围,根本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距离,轻松愉快摆拍三百回。到了“午夜游猎”,主打皮革和金属,玩的是夜生活专业户路线。三段演绎一季新品,看似讲述都市昼夜的时尚变奏,实际上就是衣服越怕过季,营销越要花活——不让你脱胎换骨,也要让你钱包瘦身。

但UR打的可不是一般小算盘,这场秀表面上是设计大爆炸,实际上背后全靠全球化战略撑场面。亚洲欧洲双设计中心,设计师团队上百号兵马俑,不服不行,解读全球潮流那叫一个前瞻。深度融合本土时尚语汇,这意思就是你爱穿的,我也能做,不过要涨点价。季度大片由国际摄影团队操刀,每张图都是一场“你永远猜不到哪一边是衣服,哪一边是滤镜”的迷人算计。讲究美学风格的多元先锋,国际化品牌视野,听得人云山雾罩,不明觉厉。

话说回来,UR本来就是挂着全球化基因的招牌货。创立时号称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创意供应链深度捆绑,到头来不管你买没买单,反正设计师和物流没闲着。是的,人家已经不满足于产品出海了,现在要搞审美出海,让全球人民都体验一下“什么叫盲买不出错,随便穿高大上”。不再固守传统的规模竞争,要用新的时尚语言全球轮播,听着像个诗人,操着卖衣服的心。

此次时尚盛典,实际上给快时尚行业画了个大大的重点:“我们不仅卷产品,还要卷体验”。全球化战略再升级,行业影响力再破圈。以创新驱动商业模式,让快时尚从“卷销量”到“卷情怀”,未来可能就不是拼款式和价格,而是谁能先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有审美。快时尚行业要追求价值导向,打造设计、文化、体验的三合一新范式。这套话术,连我都快被自己感动到要买一件UR犒劳一下996的自己了。

当然,认证数据那一段不能不提。欧睿给的“双第一”就像期末成绩单,看起来大家都及格,但只有我考了第一的那种自豪感。只要零售额和门店数量齐飞,至于顾客到底谁天天光顾,有没有穿出门,谁也不想知道。其实,这才是时尚的终极奥义:制造一种你不穿觉得亏,穿了又觉得自己跟明星差了八百光年的错觉。毕竟谁都想在快消的大潮里挣扎一会再上岸,手里拎着件新品,至少能发个朋友圈祭奠一下大写的消费主义。

盛典现场看似是衣服的争奇斗艳,其实是资本和话语权的博弈。你以为你为穿搭发愁,其实是品牌在为你的钱包操碎了心。沉浸式体验,更多是给媒体和博主人设人设再加一重buff。上台的嘉宾和模特在镜头下转一圈,现场观众的赞叹和弹幕满天飞。节目流程安排得像半决赛后的选拔秀,每一幕都要让观众感叹:“时尚,果然是门玄学。”

至于那些全球设计中心、摄影大片、国际美学叙事,这一套就像是一碗加了灵魂辣椒酱的麻辣烫,吃了嘴麻心也热,离开现场就剩下一句“真的很会整活”。快时尚们的终极奥义,就是让消费者跟着花样喂饱改变自己审美的念头。你剁手的速度赶不上他们上新的速度,刚入手的新款转眼成下一季回收站里的旧人设。别急,明年还会有更多先锋美学新故事等着你为梦想买单。

当然,这一切都是行业惯常操作。回望时尚盛典,仿佛看到自己纠结“今天穿啥上班”时的无力感。盛典闭幕后,灯光熄灭,只剩下一地光怪陆离的梦想碎片。你说自己是追风少年,实际上只是全球供应链里的一块自选布头。时尚总在强调新鲜和变革,到头来只是换了一层包装纸,连媒介都懒得掩饰商业味。

说到底,所谓盛典,无非是资本与美的合谋,编织出一个人人可以拍照发圈,却没有几个人能够掌控的乌托邦。我们在黑夜亮灯的城市里追着UR的光影自嗨,自嘲“多元先锋”的路上,其实都不过是审美焦虑的“自我”凑数。玩味时尚,自成一派——说得好听,做起来,不过也是换了个方法偷袭消费者的钱包罢了。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走到哪里都Closer To You。你离时尚越近,钱包离自己越远。祝你夜游都市归来,千万别忘了最后一句:洗衣服不要下错水温,不然“先锋美学”再多,最后都成了缩水的格调。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