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或已让步?对昔日敌手频频示善意寻合作,国际局势或将逆转

发布日期:2025-11-20 点击次数:99

前言

那句老话“Thirty years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river, thirty years on the West bank”其实放在国际局势上是真没错的。

最近,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和朱拉尼见了面,俩人还握手聊得挺开心的,看着感觉挺和谐的样子,但普京那笑容明显有点僵硬,显得不太自然。

你得明白,以前俄罗斯还把朱拉尼当“死敌”一样喊着要跟他较劲,但是现在突然低头了,这转变真挺让人咂舌的。

普京为啥低头?

咱们得谈谈这场面到底有多反常,普京是在克宫迎接朱拉尼,官方怎么说的呢?是“加强俄罗斯与叙利亚的老交情”。

会面的时候还提起了1944年建交那会儿的老交情,说两国一直是“纯粹的好朋友”,甚至主动表示要在能源、修公路铁路这些民生方面帮一把,态度明显挺谦和。

从照片和视频中看,普京的情绪其实挺难掩饰的。和朱拉尼握手的时候,手劲显得不太大,笑容也没有真正传达到眼睛里,最多不过是一种礼貌性的微笑。这个状态一看就明白,根本不是发自内心想搞好交流,而是被动应付,心里可能还在琢磨着别的事情。

以前喊“打”现在喊“朋友”

如果回头看看几年前的资料,大家就能更清楚地察觉到这一态度的反差有多大,真是令人咋舌。

2016年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年度反恐报告》里,直截了当地把朱拉尼领导的“沙姆解放组织”列为“非法恐怖组织”——还特别提到这是俄军海外反恐行动的重点目标。

那时候,俄军的态度相当强硬,公开宣布要动用空天军和特种部队,彻底清剿这个组织,几乎是誓要把它彻底干掉的节奏。

就算到了去年12月,叙利亚还没迎来“翻身”的时候,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提到朱拉尼,还直接骂他是“搞乱叙利亚稳定的祸根”,叫他是“必须除掉的敌人”。

那会儿别说见面喝茶了,双方连官方的电话都打不通,更别指望坐下来谈合作了。

没过多久,从之前的“喊打喊杀”变成了“笑脸相迎”,这可不是普京突然开窍愿意和睦相处,而是俄罗斯如今的局势实在让他没法再硬气下去了。

北约堵得太死,叙利亚俩基地是“救命道”

俄罗斯手头的难题,可大多离不开北约的包围圈,这事儿折射出不少压力。

之前几年,俄罗斯还能在东边西边跟北约打打拖儿,可这两年局势变了,瑞典、芬兰都纷纷加入了北约。

北约又把3万兵力送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装备的都是顶尖的防空导弹和装甲车辆,基本上把俄罗斯东边西边的“退路”都堵死了。

此时要想“突围”,只能往南面的地中海去寻机,而叙利亚的两个军事基地,正是俄罗斯在地中海的“命脉”,怎么也不能丢。

先提一句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这是俄罗斯在海外唯一可以持续使用的海军基地,自1971年以来就开始投入运营。

后来又多次扩建,现在能停靠大型导弹巡洋舰,核潜艇去地中海执行任务,也得在这儿补给燃料,没有这个基地,俄海军在中东就变成了“没有归属的船”,想长期呆在哪儿都不太可能。

再来看赫梅米姆空军基地,更是重中之重。

像苏-35、苏-57这些牛逼的战机,从这里一飞冲天,就能覆盖整个中东地区。到了2023年,俄军在打击叙利亚极端组织的时候,大部分空袭任务都是从这儿起飞的。甚至把物资送往非洲“瓦格纳”部队,也得在这儿中转加油。

以前阿萨德当总统的时候,这两个基地就像俄罗斯的“后花园”,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随心所欲。

去年年底,叙利亚局势一变,阿萨德政府倒台,基地的掌控权也转到朱拉尼手上了。如今俄罗斯若想继续使用基地,只能跟朱拉尼打交道,就算以前是仇敌,也只好低姿态一点。

俄军把“兵营”改成“救济站”

光谦虚点还不行,俄罗斯还得给朱拉尼找个面子。

在九月举办的中东外交论坛上,俄国外长拉夫罗夫先吐了个“软话”,表示俄罗斯“尊重叙利亚过渡政府的决定,能继续商量以下两个基地的用途”。

这么一改,基地的性质就变了,之前这两个地方是用来对付“沙姆解放组织”的,现在变成“人道主义救援中心”了。

说白了,基地里还留着一些必备的士兵和设备,不过大头的任务变成给叙利亚老百姓输送药品、粮食,还帮着修那些被炸坏的房子。

这招真挺管用的:以前基地里的装备是敌人的武器,现在变成了帮人的利器,不仅把以前的恩怨减轻了不少,也让朱拉尼在自己人面前好说话。

说到底,实际上就是用“让步”换取“基地的使用权”,这笔账算得挺实在的。

阿萨德是块“烫手山芋”

即便态度再低,合作中总有个难以绕过去的事:那就是前总统阿萨德的去处。

之前阿萨德全靠俄罗斯支持,去年叙利亚“翻盘”后,他乘着俄军飞机逃到了莫斯科,现在算是被普京“罩”着。

朱拉尼领导的过渡政府早就想把阿萨德搞定,今年九月,叙利亚法院还发出通缉令,打算把阿萨德引渡回去受审。

这次朱拉尼去莫斯科,估摸着是想跟普京提这件事。不过对普京讲,这事挺难搞的:如果把阿萨德交出去,就等于告诉全世界,俄罗斯连自己朋友都不认,盟友都卖了。以后中亚、非洲那些和俄罗斯合作的国家,谁还敢相信他呢?

要是真的不交,朱拉尼绝对不会轻易让俄罗斯在那儿用基地,毕竟阿萨德是前政府的核心人物,留着他,总觉得朱拉尼的政权不太稳妥。

克里姆林宫对这事儿现在就是闪烁其词,发言人只说“不评论会谈内容”,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普京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可是真的不小。

也难怪他见面时笑得不太自然,明明知道对方会提一些难办的要求,还得硬着头皮跟人家应付,这心情可真不是滋味儿。

结语

普京和朱拉尼这次“友好会谈”,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现实唱戏让他们学会了“能屈能伸”。

之前俄罗斯在叙利亚可算是横着走,现在面对北约的封锁,为了保住那两个救命的基地,只能抛开之前的恩怨,跟过去誓言“消灭”的老对手坐下来谈合作。

至于国际局势会不会“变天”,这个还不好说,但有一件事挺明白: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势力,过日子都得讲究实际,之前再厉害,遇到难题也得低头。这道理,无论放在哪儿,都是一样的。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