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的傍晚,老王在西安南郊修车铺里擦着汗,嘴里嘀咕:“这网约车查得忒狠了,这几天来了好多个司机说张贴新标识,不然下个月单都接不成。”修车铺对面是俩平台销售,自从市里搞“大清理”,一到午饭点那群人就跑这儿避风头,商量着“哪个车型还凑合能糊弄过去”。
头一天,微信群里叮咚乱响,说平台名单又更新了,谁家车成了“黑名单”,闸机直接不让进。这事去年市南门说要查,没想到今年真动手,也不是只靠运管什么部门,人家是合着收费站、公安、出租办一块儿联合上下,说白了,这回是动了真格。先是用大数据筛一圈,上面师傅喊着“5G布控球都用了,看你还往哪儿藏?”连停车场都挂了系统,谁车黑名单,闸机直接关门算账。
其实这事儿也不是说一刀切,全是分步骤的:有个司机小李,刚换了新能源才3个月,也在车友群里说,头两批下架的都是营转非和燃油老车,“我的车暂时安全”,不过他也吐槽了,“家用哈,动力没老车猛;省下点油钱也就这样。”顺带插一句,营转非的旧车在二手市场彻底凉了,连保险公司外头的黄牛都懒得收,说“年检都难,谁敢接?”
平台内部今年也被市里盯上了,搞了什么“一案三罚”,意思谁给黑车派单,车主、司机、平台,全得一起挨罚。师傅们私底下说,平台排名机制也弄上了,不合规直接扣信誉分,以后拉活都麻烦。串门聊天才晓得保险协会也不是吃素的,这回连事故都能拒赔,涨保费的事听着像传言,其实已经落地生根。“去年小刘去理赔,被问到是不是接单司机,表脸都红了”,后面赔款迟了一个月不说,价格还翻了一截。信用中国网站那边案例天天在变,市里公示了也没人敢乱接了。
再说合规这套新玩法,6月底开始,车窗上得贴“西安网约车”专用标识,师傅教我们扫码,“没标识,乘客点一查,直接举报”。这招其实现了不少问题,车友群里调侃“扫码验证不光能查真实,还能让乘客知道司机下个月还能不能干”。
说到冷门配置,最近有家国产品牌在西安投放新试运营车,除了主流安全气囊,还搞了个“司机健康监测”系统,师傅开玩笑,“一紧张,心率都要被上传”。试开过的邻居讲,“驾驶体验不咋地,越来越像出租车,舒适感给钱买不回来”。老销售悄悄告诉客户,“这配置其实多余,还容易坏,真出问题没处修”。以前油车好歹能自己捣鼓下,现在全是电子件,修起来比东南亚小众牌子还费劲。
还是说回来,这波清退风头劲,听说东郊一个新二手市场都受影响,很多旧营转非接活的直接不卖了,价格跌了两成。有人夸,这样司机收入能稳定些,可也不是全好,合规司机抱怨活少了,“以前一天跑18小时,现在想拼都拼不起来”。修车铺里师傅跟进补一句,“新规定天天变,谁知道明年啥样。”
西安这头路况也不算轻松,环城北路早高峰依旧乱成粥。老头乐和代步电车混进来,也被师傅私下吐槽“这些车才真正得好好管一管”。
有一天,中午维修队长拉着喝水,顺口说:“这网约车风头过去,以后搞不定还能换做货拉拉。”旁边司机抽着烟,不太乐意:“我这雅阁才换了三年,莫不是要直接闲置?”外头太阳照着地砖,市里折腾完这一轮清理,到底剩下多少真合规的,没人能说清楚。
至于那些新贴标识的车,基本上没出啥大事,只是有个司机,上次过西部大道被乘客当成冒牌,差点报警,检查一通才罢休。群里筛过一回照片,有辆旧雪佛兰,师傅说“这车修两次ABS,全靠淘宝件,平台都不敢给派活”。二手车商去年还转手这些车,今年不带看的。车圈里偶尔谈起,说西安去年某平台差点被罚停业,一位老怪说:“这事去哪问,谁都只是听说,想跑长久,得看谁命长。”
保险这块,每次理赔都要查是不是用来接单的,顺带问上一句,有些司机干脆换成单位名义挂靠,避着点检查。只是现在市里的技术多了,想悄悄跑怕是越来越难。
结尾不多说,修车铺转到傍晚,老王关门前瞅了一眼那批合规贴标的网约车,“谁能想到,几年前净是举报,现在倒成了合规标兵。”路上那辆贴着蓝色标的新能源,缓缓拐进小区,看着窄路里的影子,修车铺旁边自来水厂的小伙乐了:“以后开网约车,就当消磨时间,不挣啥钱,倒座城区遍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