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斯科夫那句话,“北约事实上已与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听着真不像个外交官说的,倒像是一个人被闷头打了两年,终于喘上一口气,喊出来的。感觉整个莫斯科,就像是被人从一个特别宏大的梦里,一巴掌给扇醒了。那梦叫什么?叫“特别军事行动”,叫“速战速决”。现在梦碎了,一地鸡毛,抬头一看,嚯,原来对手根本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
你想想两年前,2022年那会儿,VDV那帮最精锐的伞兵,心气儿得多高啊。估计脑子里想的全是当年“布拉格之春”的剧本,从天而降,雷霆一击,然后基辅就城头变幻大王旗了。戈斯托梅利机场,多好的一个跳板,计划得那叫一个完美。可现实呢?现实是三百多号人一落地,发现人家乌克兰人根本没睡觉,早就把口袋扎好了,就等你往里钻。
那场面,后来咱们看视频都觉得惨烈。直升机跟下饺子似的往下掉,一架一架变成火球。说好的补给,影子都看不见。那哪是闪电战,整个一“添油战术”的负面教材。就那一下,俄罗斯整个战略的裤衩都被扒下来了。从那时候起,什么“一小时二十二分”都成了笑话,整个战局就拖进了最磨人的烂泥地里,在乌东那片焦土上,跟乌军你来我往地耗人命。国内的经济,被西方那一轮轮的制裁勒得都快喘不上气了。
但最让人后背发凉的,还不是正面战场的硬碰硬。而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北约那只手,从头到尾就没闲着。
一开始,他们装得可好了。“哎呀,我们不参与,绝对不参与,就是……嗯,给点人道主义援助。”结果这“援助”里头,夹着标枪、毒刺。然后说着说着,德国的豹2、美国的艾布拉姆斯,这些铁疙瘩就开到乌克兰的平原上去了。你以为这就到头了?好家伙,海马斯远程火箭炮跟着就来了,专打你的纵深指挥部和弹药库。波兰更干脆,米格-29一挥手,直接给了。
这就像温水煮青蛙,水温一点点升高,等你感觉烫的时候,已经跳不出去了。现在呢?F-16都快来了,远程导弹也上了清单。甚至有消息说,好多战机压根就没进乌克兰,直接停在波兰,就隔着一条河,说是“轮换”。这话说给谁信啊?到这个时候,俄罗斯要是还看不明白,那真是白费了这两年的学费。这哪是打乌克兰,这分明就是在跟整个北约的战争机器掰手腕,只不过,乌克兰人负责流血罢了。
那美国呢?在这盘棋里,美国那个算盘珠子,拨得比谁都精。它根本就不在乎乌克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它要的就是这个过程。一个不断失血的俄罗斯,一个被战争拖垮的欧洲,就是它最想看到的局面。你想啊,乌克兰成了血肉磨盘,把俄罗斯的国力一点点磨掉。欧洲呢?安全上彻底依赖美国,还得捏着鼻子买美国的高价天然气。军火商们更是笑开了花,订单接到手软。
这还不算完,它还要顺手敲打一下我们。特朗普那话说的,多直白:“你们欧盟,必须给我对中国和印度加关税,加个50%到100%!不然,我的关税大棒就冲你们去了!”这就是典型的“离岸平衡”,把欧亚大陆搅得越乱,它在大西洋那头就越安全,越能坐收渔利。在它的剧本里,盟友就是用来卖的,对手就是用来削弱的,只有它自己,必须永远是那个唯一的赢家。
可惜啊,剧本写得再好,也总有不按剧本演的演员。今天的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能在牌局边上看着的角色了。
面对这全球性的烂摊子,咱们没跟着瞎起哄,也没急着跳进去站队。你看咱们在干嘛?一个字,稳。中东那边,沙特和伊朗,那可是几十年不共戴天的死对头,愣是给咱们请到北京来喝了杯茶,握手言和了。这一下,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然后,推动石油用人民币结算,这可是在不动声色地挖美元霸权的墙角啊。
再看拉美,巴西的牛肉、阿根廷的大豆,源源不断。金砖国家一下子扩容,把沙特、阿联酋、埃及这些中东的“大户”都拉了进来。这叫什么?这叫“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西方不是搞技术封锁吗?行,那咱们就自己埋头搞。新能源车,光伏产业,都干到世界第一了。你美国加关税?没关系,东南亚、中东的订单多得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所以你看,这盘棋下到今天,越来越有意思了。俄罗斯总算认清了现实,知道自己的仗到底是在跟谁打。欧盟也慢慢品出味儿来了,自己好像在美国的棋盘上,就是个随时可以牺牲掉的“过河卒”。美国呢,自以为掌控一切,却没发现,有人已经不陪它玩那盘旧棋了,正在旁边摆一盘新棋。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那些总想着搞对抗、走捷径、捞快钱的,最后往往会发现自己被困在原地,不断内耗。反倒是那些看起来慢悠悠、不争一朝一夕的,踏踏实实种好自己的地,守好自己的粮仓,反倒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一条谁也堵不住的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不管外面怎么乱,只要咱们自己站得稳,天就塌不下来。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个稳扎稳打、谋求合作共赢的中国,一定会是那盘新棋局里,最重要的棋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