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9月16日,北京举行的一场签约仪式,让沉寂了四年的中泰S26T潜艇项目重新启动。
泰国海军司令吉拉蓬上将跟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松签了补充协议,这笔价值27亿元人民币的外贸大单就此重新启动,预计2028年底能把潜艇交到泰国海军手里。
这事情真是曲折得很,当年咱们硬是从多国竞争中夺得订单,后来德国突然断供发动机弄得局面卡壳,好在后来靠国产动力解决了难题,每一步都体现了中国军工的过硬本事。
咱们把时间拨回2017年,泰国皇家海军准备买3艘常规潜艇,消息一传开,韩国的“张保皋”级、法国的“鲉鱼”级、德国的214型这些老牌劲旅全都来凑热闹,结果中国的S26T一亮相,立马就拿下了订单。
咋说呢,光看配置就能感觉不简单:S26T是基于中国039B潜艇改造的,“S”是潜艇的意思,“26”指的是水下最大排水量2600吨,而“T”则是专门给泰国定制的标识。
这货配备了AIP混合动力系统,用的斯特林发动机加柴油机搭配,水下续航能力比一般常规潜艇强多了;
它装备了6个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能装18枚鱼雷或导弹,还能布放30枚水雷,配上先进的数字化声纳系统,搞定多目标探测和打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么扎实的本事,泰国看着自然心动了。
项目本来挺顺当的,2018年就动工了,结果2021年突然冒出事儿,欧盟对中国军品开了禁运,德国也不干了,不肯把原本定好的S26T潜艇MTU396柴油发动机出口给人家了。
你得知道,那会儿中国这边船体都完成了64%,泰国那边也付了十期货款,大约15.4亿人民币。要是合同一断,泰国不仅没了潜艇,还得赔80%的违约金,那就白花了二十多亿。
中方早先砸进去的研发和建造费用也全打了水漂,双方都被卡在了进退两难的局面里。
中国军工可不是等着吃瘪的人,很快就推出了自己的替代方案:搭载自主研发的CHD620中速柴油机。
这泰国心里有点犯嘀咕也合情合理,毕竟一开始说的是德国发动机,猛地来个中国货,性能到底能不能顶得住?
为了让泰国这边放心,中国直接请来了专家团队,亲自跑现场评测,还安排了200小时的高强度连续测试,给足了信心。
结果让泰国彻底安心:CHD620在功率、油耗和振动控制方面,丝毫不输给MTU396,且还具备模块化维修的优点,后续保养更省心。
再说了,巴基斯坦海军的S-20P潜艇用的正是这台发动机,服役多年,效果那叫一个明摆着,“巴铁”的好评就是最实在的证明。
说实话,泰国最后决定,也是受了周围那些压力的影响。这几年,东南亚的国家一个劲儿地抢着增强潜艇实力。
越南手里有6艘俄制“基洛”级,马来西亚装备了2艘法国“鲉鱼”级,印尼不仅在造韩国授权的潜艇,还在采购法国的新艇。可泰国海军在潜艇这块,却一直没个着落。
要是再拖着不动,和邻国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所以对泰国来说,推进这个项目就是在坏选择里选个不那么坏的。
这回S26T项目一复活,那可不仅仅是稳住27亿大单那么简单的事。
过去国际潜艇军贸圈里,谁都觉得“动力非欧美莫属”,可中国用CHD620给搅了局,硬是证明国产动力能挑大梁,这一招直接让中国潜艇出口的竞争力飙升了。
再瞧瞧印度买“阵风”,卯足劲赖账压价,结果人家直接卡住技术命根子,中国军贸倒是走得顺溜,讲究的是“互利共赢”的套路。
不仅装备靠谱,还能帮买家排忧解难,碰上外部阻碍,也能靠自家技术撑着,这样的合作模式,才叫真心赢得信赖。
结语:
等到2028年S26T交给泰国,不但能填补泰国海下实力的空档,还会成为咱们中国军工自主创新的一个亮眼名片。
哪天再有人怀疑咱中国装备的本事,瞅瞅这款从困境里冲出来的潜艇,立马明白中国军工的实力,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